第五回 鑒真東渡(2 / 3)

兩人正待要走時卻被白衣客叫住了,“李大哥今日就在這煙雨樓住下如何,此處乃我武林盟所有,必定安全。”

李白揚了揚眉,又看了看李子夜,道:“也罷,今晚就住這兒吧。”

白衣客微微一笑,道:“那便由我為李大哥引路吧。”

說著他便吩咐了煙雨樓的侍女將院裏的眾人帶往各自的住處,自己走在李白父子二人的前頭,為他們帶起路來。

“子夜可還記得我?”走在路上白衣客向李子夜問道。

“不曾記得在何處見過你。”李子夜雙手抱著腦袋說道。

白衣客大笑起來:“大侄子和李大哥一般性格卻是難得啊。”

李子夜聞言隻是撇撇嘴,可自己竟平白給人當了大侄子,卻是著實可氣的。

三人說著,不一會兒便到了李白二人的住處,這可是算得上煙雨樓內最好的房間,內裏裝飾華美,該有的物件一樣不少。

“便委屈李大哥今晚將就在此處了,我煙雨樓別的不好,唯有好酒,李大哥當可暢飲。”白衣客領著李白到了房間裏,當即便叫了人端了幾壺上好的陳釀過來。

“還是白兄弟懂我,那我也不客氣了。”李白見了好酒立時控製不住自己,大笑著說道。

“小弟今日還有要事,就不陪李大哥了,來日定與你一醉方休。”白衣客抱拳道。

“好好好,白兄弟盡管自己,莫要費心照顧我們。”李白還了一禮。

話罷,白衣客便走了出去,李白也不再管他。他隨手扔了一壺酒與李子夜,李子夜順手接過,依靠在桌上便喝了起來。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忽而李白歌起,一陣惆悵湧上心頭。

”何故?“子夜問。

”別友。“李白答。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懂乎哉,懂乎哉。“

父子二人邊飲邊聊,竟不知覺睡了過去。

翌日,眾人先先後後都趕去了廣陵渡口,而李子夜父子二人喝酒上了頭,將早飯時間都睡過了,若不是白衣客及時叫醒他們,將送鑒真和尚上船的時候怕也要睡過。

李白和李子夜匆忙起來,又怕錯過了時辰,李白幹脆拉著李子夜運起輕功,直接飛簷走壁趕了過去。

到了渡口,一眾江湖人全守候在鑒真東渡的大船旁,按昨日之約定,一眾人將與鑒真一同,相送至海外八裏處的雲霧島。

此行總共八條大船,浩浩蕩蕩,此刻正要上船。李白二人終於趕到,半數人已然登船,二人趕忙上船,方踏上登船台時,卻聽見一陣兵戈之聲。

“太守有令,命鑒真一行人立時下船,違者以通外之罪論處!”大道上一將軍騎著高頭大馬狂奔而來,邊跑邊呼,後麵浩浩蕩蕩跟著數千衛軍。

一眾人看到官軍,紛紛議論起來,卻不知發生了何事。

李白眉頭緊皺,心中盤算著,四海侯受他一掌,今日未必能痊愈,若今日他來此處,倒的確萬分棘手。

所幸,李白昂首觀望了半天隻看到了在後麵急匆匆趕來的太守,卻未見四海侯的人影,想是內傷還未痊愈。

李白當即運起輕功,足尖一點,飛至岸上,雙手抱在胸前,戲謔地看著趕來的氣喘籲籲的太守。眾人看見李白下了去,心中稍安起來,也不再聒噪。

“李……李白,你,你不要仗著自己的身份,便,便阻礙公差,我,我告訴你,我可是奉命前來抓,不,請鑒真大師回去的。”那太守見李白氣定神閑心中不免有些毛躁起來,畢竟他真正的目的還是李白。

“嗬,”李白嘴角微揚,“今日你怕是管不了這事兒了。”

說著,李白劍指一捏,橫甩而出,一道劍氣從那太守的麵旁飛過,擦一條血絲帶出。

“啊!”那太守一個哆嗦,差點從馬上摔了下來,“我,我可是朝廷命官,你竟敢傷我!”

李白聳聳肩,從懷裏掏出一塊令牌,上書“逍遙侯”三字,“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皇帝賜的,可要過目?”

那太守慌忙抹了一下麵上的冷汗,又趕忙低聲向身旁的將軍吩咐道:“速速去將那個小姑娘帶出來。”

那將軍手一揮,後麵的衛軍便拉著一個五花大綁的已然暈過去的小姑娘走了出來,李白認不出來,李子夜卻看得清楚,正是雷柔兒。

“李白,你去告訴船上的雷火堂堂主雷玉龍,他的女兒在我手裏,若不想她有事兒的話,便速速勸鑒真下船來。”那太守裝作很硬氣的樣子看著李白。

李白眯了眯眼睛,正待他想看看這羅太守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時,李子夜卻從船上躍了下來。

“老白,那小姑娘正是雷柔兒。”李子夜走過去附耳給李白說道。

正在父子二人商議之時,從船上又躍下來一人,看樣子正當不惑之年,穿著錦袍華衣,下了船走過來便急切切地叫了一聲,“柔兒!”

雷柔兒被雷玉龍的呼喚叫醒了過來,當即大哭起來,“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