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袖袍再一揮,城牆之上便有號角長鳴,她眼下睥睨著眾生,威嚴赫赫地喊了一聲。
頓時百官拜服,浩浩蕩蕩地跟在後麵回了皇城。
入夜,皇城燈火輝煌,觥籌交錯。
鑒真坐於眾臣子之首,位與國公同等,台中舞女翩然,歌舞升平,鑒真卻絲毫不為所動。
李子夜和柳生逸雪則坐於鑒真之側,二人本就不喜歡這樣的場合,便顧自吃了些東西,在此前一個月的路程裏他們都沒有吃過什麼食物,倒是將兩人折磨得厲害。
“內道場道鏡大法師到――”
宴至一半,正是眾人興致高昂之時,門外卻有侍者領著一個老和尚走進宴會來。
“道鏡法師,快快入座,今日你可好好與鑒真法師探討一番了。”孝謙女皇見狀站起身來,並讓人為道鏡和尚安置了座位,神色亦是甚為恭敬。
“謝天皇陛下。”道鏡跪地行禮後便入了坐,還有意無意瞥了一眼鑒真。
“朕今日邀諸卿起來,原是有要事相商,望諸位一定與朕同心同力,助朕一臂之力。”
孝謙女皇見道鏡入座後,與他交換了眼色,方才說道。說完她又揮了揮手讓侍者出了宮去,將宮門都緊緊地閉著。
眾人不禁大感疑惑,心中不由得自危起來。
“今日在場諸卿皆我心腹之人,朕便開門見山地說了。”孝謙女皇望著眾人說道,“今時國內安平,內部卻生蠹蟲,欲圖覆朕之皇權,諸卿皆由朕一手提拔,朕望諸卿與朕同心同力,鏟除叛徒!”
“誰竟敢如此大膽……”
“大炊王嗎……”
“不能亂說不能亂說……”
……
眾人聞言霎時便嘩然起來。
“原來你們東瀛也有宮廷爭鬥啊。”李子夜向柳生逸雪靠過去,低語說道。
柳生逸雪聳聳肩也低聲道:“我也不太清楚,不過大炊王與陛下不合已有多年,我想應該是大炊王已經等不及了吧,陛下這才如此重視。”
“大炊王?”李子夜聞言不由一樂,笑道:“這是誰給的封號,就像炊事班的一樣。”
柳生逸雪也笑了笑攤著手道:“誰知道呢。”
“子夜,此乃國事,我們不便參與,最好置身於事外,靜觀其變。逸雪姑娘,你呢?”鑒真正在此時卻與李子夜和柳生逸雪傳音說道。
“我也靜觀其變,我的家族也會這麼做的。”柳生逸雪答道。
事實上,她柳生一族是東瀛的上古家族,不受皇權所製,所以皇權的更迭對她而言,其實影響並不大。
“臣等願為陛下鞍前馬後,除敵平叛!”
正言語間,卻已經有人站了出來,一身鐵甲,身寬體胖,看起來十分勇武。
“鎮衛將軍忠心可鑒,實乃朕之臂膀,朕命你率五千軍馬,今夜子時包圍大炊王府!”孝謙女皇見狀霸氣淩人地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看樣子,你們女皇陛下是早有準備啊,今日為我們接風洗塵不過是掩飾罷了。”李子夜不由得驚奇孝謙女皇的雷霆手段和殺伐果決。
柳生逸雪不置可否,不過心中亦被孝謙女皇的做法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