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層次分析法的會計電算化技能研究(1 / 2)

基於層次分析法的會計電算化技能研究

財會教育

作者:鞏鑫

摘要:本文將會計電算化技能合理劃分為四類,揭示各類會計電算化技能相關的影響因素,通過德爾菲法和問卷調研,構建會計電算化技能層次分析模型,測算會計電算化技能指標綜合評價總排序。研究表明:總賬處理係統、前台誤操作的實時處理、報表係統和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是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必須具有的基本技能。最後,提出了提高學生會計電算化技能開設相應課程的建議。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會計電算化 技能

一、引言

會計電算化是指以電子計算機為主,將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中的簡稱,是以計算機作為工具代替手工記賬、算賬、報賬,以及部分代替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預測的過程。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促進了會計工作的現代化、信息化,對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會計知識,而且還要有較高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會計電算化在各類企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社會對會計電算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對畢業生的會計電算化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然而,ERP時代的到來,很多會計畢業生在會計電算化工作中仍然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對會計專業學生會計電算化技能的研究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國內外眾多學者對會計電算化技能進行了研究,在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從會計電算化教學內容(張鴻等,2004)和教學目標(徐錫光,2009)等方麵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對於會計電算化的內容和目標的確定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目前國內外還沒有一種用來評價會計電算化技能的指標體係。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會計電算化技能的評價指標體係,運用加權平均法對指標體係進行綜合合成,對於研究會計專業畢業生應該具有哪些會計電算化技能和開設相應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會計電算化技能的評價指標

構建會計電算化技能評價指標體係,應堅持係統性、科學性、全麵性和可行性的原則。隻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和可行的會計電算化技能評價指標體係,真實地反映會計畢業生所需要的會計電算化技能。本文在現有的研究成果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初步確定會計電算化技能評價指標,再根據德爾菲法、專家谘詢法,將70%以上專家都認可的指標,納入會計電算化技能評價指標體係。

(一)財務軟件的操作能力

財務軟件的操作能力是指會計人員通過財務軟件完成資金核算、工資核算、材料核算、固定資產核算、往來核算、成本核算、存貨核算和報表處理等一般會計核算工作的能力。會計人員應該熟練掌握財務軟件中總賬處理係統、UFO報表係統、應收應付係統、工資係統、固定資產係統和供應鏈管理係統。

(二)財務軟件的日常維護能力

通過問卷調查,目前很少企業的財務人員能完全自行處理電算化軟件方麵的問題,絕大部分企業的財務人員隻是懂得簡單的軟件操作,麵對軟件故障的時候,都得求助軟件公司。這樣,一旦軟件公司人手不足,不能及時維護,企業的會計工作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財務軟件的日常維護能力包括財務軟件的安裝、前台誤操作的實時處理、後台數據庫的維護。

(三)Office辦公軟件操作能力

辦公軟件在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學術研討、電子教材DENG 都離不開辦公軟件的支持,所以熟練地應用辦公軟件是非常重要的。Office辦公軟件操作能力包括Word文檔的操作、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幻燈片的製作。

(四)一般計算機操作能力

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除了具有上述能力之外,還要具有一般計算機操作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操作係統的安裝與維護、常用應用軟件的操作。

三、會計電算化技能的層次分析模型

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T.L.Satty等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準則決策方法。這一方法的特點是對複雜問題的因素及其內在相關關係進行深入分析,構建一個層次分析模型,把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求解多目標、多準則的複雜決策問題,提供一種簡單的決策方法。由於層次分析法具有高度的邏輯性、係統性、靈活性等特點,適於解決複雜的決策問題,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經濟和科學管理等領域中。

(一)構建層次分析結構模型

會計電算化技能評價指標體係由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三部分組成。其中,目標層由準則層予以反映,準則層由指標層予以反映。(1)目標層A。會計電算化技能為目標層,從總體上反映會計電算化技能狀況。(2)準則層B。準則層由四部分組成,具體為財務軟件的操作能力(B1)、財務軟件的日常維護能力(B2)、Office辦公軟件操作能力(B3)和一般計算機操作能力(B4)。這四項能力從不同方麵反映會計電算化技能。(3)指標層C。指標層由14個指標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