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構造判斷矩陣
構建層次分析模型之後,就可以在各層元素中進行兩兩比較,構造出比較判斷矩陣。對於各指標之間的比較尺度,T.L.Satty提出了1-9標度方法。
為保證會計電算化技能指標層次結構模型中不同層次的成對比較矩陣因素的科學性,本文采用德爾菲法對各因素之間的影響程度Xij進行評判,即從高等院校和企業中選取10名專家或者技術骨幹組成專家小組。專家小組中高等院校教師同一院校不超過2人,企業技術骨幹由會計主管或者財務經理組成,每個企業不得超過1人,所在企業覆蓋服務業、商業和工業。專家通過填寫問卷調查表,對指標體係中兩兩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程度評判,從而得到10個Xij,再對這10個Xij進行加權平均,彙總得到最終的Xij,進而建立會計電算化技能層次模型的成對比較矩陣。
(三)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為了使判斷矩陣不致出現相互矛盾的結果,需要對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層次分析法中引入一致性指標CI和隨機一致性指標RI。其中CI=(λmax-n)/(n-1),CI值越小(接近於0),表明判斷的一致性越好。對於不同的矩陣位數n,其隨機一致性指標RI的值。
當階數n≥3時,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CI與同階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之比稱為隨機一致性比率,記為CR,當CR=CI/RI
(四)組合向量的計算和層次總排序
在計算準則層和指標層判斷矩陣的權重後,可以計算各因素對會計電算化技能這一係統目標的合成權重,進行總排序,以確定指標層中各個因素在會計電算化技能總目標中的重要程度,這一計算過程通過yaahp層次分析軟件求得。
四、結論及建議
從準則層權重計算結果看,影響會計電算化技能四類能力中,財務軟件的操作能力B1和財務軟件的日常維護能力B2的權重值遠遠大於其他兩類能力,這兩類能力的權重值之和幾乎占到81%的權重。這充分說明了在會計電算化工作中,會計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並能夠對財務軟件進行日常維護,處理和糾正軟件中的操作錯誤。Office辦公軟件操作能力B3和一般計算機操作能力B4在會計電算化技能中的重要性相對較低,但也不能忽視,因為會計人員要經常和電腦打交道,並需要運用辦公軟件,所以會計工作人員也需要掌握這兩種技能。
從會計電算化技能指標綜合評價總排序的計算結果看,14個指標層排在前四的是總賬處理係統C1、前台誤操作的實時處理C8、UFO報表係統C2和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C11,這四個指標占綜合評價總權重的66%,這說明財務軟件中的總賬係統、報表係統是會計人員使用最多的兩個係統,也是最基本的兩個係統,如果能夠熟練掌握這兩個係統的使用,形成一種電算化思維,那麼其他的工資、固定資產甚至供應鏈係統就能夠很快掌握。同時,在提高實際工作效率方麵,能夠及時處理和糾正軟件使用中出現的各種障礙也是尤其重要的。除此之外,由於會計人員經常要做各種內部管理報表、建立各種財務分析模型,所以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
為了提高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會計電算化技能,使畢業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不至於出現無所適從、不知所措的局麵,應該加強在校期間會計電算化技能的培養。根據以上分析,學校可以設置三類課程來解決這一問題。第一類是基本素質課程。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介紹一般Office辦公軟件和一些常用軟件的操作,比如壓縮工具軟件、下載軟件和圖片處理軟件;第二類是素質核心課程。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主要講解目前我國使用最廣泛的兩大財務軟件(用友和金蝶),使學生掌握總賬係統、報表係統等模塊,並具備軟件錯誤操作的實時處理能力;第三類是素質拓展課程。開設計算機軟硬件安裝和維護課程,講解操作係統的安裝和維護、計算機硬件的安裝和維護等內容。J
參考文獻:
1.彭芸.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9,(9).
2.何珊.基於信息化的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BPR職業能力研究——珠三角中小企業需求與現狀調查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