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教養孩子,爸爸不是“甩手掌櫃”(1 / 1)

如今,大多數家庭中的爸爸都忙於工作,照顧家庭和教育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媽媽的身上,爸爸在教育孩子中的角色意義也逐漸被淡化。工作忙、壓力大、沒時間等理由,也成為爸爸們忽視教育孩子的主要借口。

事實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作用同樣重要,孩子可以在父愛中體驗著與媽媽風格不同的另一個多彩世界。就像鳥兒起飛需要兩個翅膀一樣,母愛和父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缺一不可。如果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隻做“甩手掌櫃”,不僅使孩子缺乏父愛,還容易導致孩子的個性偏向母係群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作為爸爸,不論多忙都要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傾聽他們的苦惱,分享他們的快樂,陪他們玩耍,並在交流中適時教育,幫助孩子形成完整的個性人格。

李競最近的學習不太用功,成績也下降了,媽媽的話也不聽。一天,媽媽和爸爸說了李競最近的情況,爸爸說:“我最近太忙了,孩子教育的事你自己看著辦吧,覺得怎麼合適就怎麼管。”

幾天後,爸爸陪李競去學校開家長會,老師特意和李競爸爸反映了李競最近的表現,稱李競最近狀態特別不好,和同學間也經常鬧矛盾,希望家長不要總以忙為借口,應多抽時間與孩子交流,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這讓李競的爸爸感到慚愧,這些日子他白天忙公司新品推廣的事,晚上還要參加培訓班,的確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

那天回家後,爸爸放下手頭的工作陪李競一起做作業,一起做遊戲。後來李競對爸爸說,最近學校有同學欺負他,他不知該怎麼辦,很想聽聽爸爸的意見,可爸爸總是忙,沒時間管自己。他為此才悶悶不樂的。

近年來,一些有關父親的調查數據讓人擔憂:五成父親很少陪孩子;三成父親與家人共餐的次數每天不到一次。七成孩子上學放學是由媽媽或保姆來接;五成孩子在家大部分時間是與媽媽或祖父母一起度過;兩成左右的孩子幾乎一天到晚都見不到爸爸。

教育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身為爸爸,更有責任積極主動地陪伴孩子、關心孩子、教育孩子。這樣才不會導致孩子缺少父愛,才不會導致爸爸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出現問題。

成功爸爸課堂啟示:

啟示一:具有家教責任意識

孩子不僅是妻子的,也是自己的,那麼就應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不能把教育孩子、關愛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媽媽,自己做個“甩手掌櫃”。很多爸爸之所以總以工作忙為借口,忽略對孩子的關心,很大的原因在於他們缺乏家教責任意識。

所以,爸爸們要認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麵的重要作用,努力在精神世界裏給孩子關愛,而不能隻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充當孩子提款機的角色。

啟示二:增加與孩子共處的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爸爸相處兩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更聰明,男孩子也更像男子漢,女孩子長大後也更懂得如何與男性交往。相反,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缺少爸爸的參與,男孩子容易變得女性化,女孩子則容易依戀年長的男性,或者具備、不信任男性。因此,爸爸們有必要增加與孩子共處的時間,多陪孩子一起學習、遊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啟示三:經常關注孩子、陪伴孩子

其實孩子對爸爸的要求並不高,隻要爸爸在他身邊經常關注他、陪伴他、正確引導他就可以了。一句簡短的鼓勵,一句真誠的讚美,一個有趣的故事,就讓孩子感到快樂和滿足。既然如此,與其將大把的時間用於工作,希望獲得更多的成果,不如抽出一點工作時間陪伴孩子、關愛孩子,這樣獲得的成果才更大,也更有長遠意義。

爸爸手記

盡管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不同,但爸爸與媽媽一樣承擔著教養孩子的責任。爸爸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孩子的成長起著獨特作用。因此,要想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爸爸就必須擯棄做“甩手掌櫃”的思想和行為,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生活當中,多與孩子在一起,引導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