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學會交談-好口才不等於耍貧嘴,交談也要講技巧(1 / 3)

開始交談了,孩子所有的口才技巧都要上場了。這時候,他能區分貧嘴和好口才的區別嗎?他能靈活運用各種技巧嗎?麵對不同的場合,他能把握好尺度嗎?他的口才是指向別人咽喉的一把劍,還是包容對方的一池水?倘若這些問題解決不好,那麼孩子一輩子都會與好口才無緣。

話不在多,說到點上才行

李晨性格外向、對人熱情,見誰都喜歡聊上一陣。有一天,李晨和同學說起了自己遇到過的一件驚險的事情:有一次他在遊泳的時候腿抽筋了,眼看著自己就要沉下去了,他感到非常害怕,趕快向夥伴們呼救,最後在在夥伴的幫助下得救了。

就是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李晨是這麼講的:“那天啊,天氣非常熱,我和幾個夥伴去遊泳,我遊泳技術是相當好啊,會蝶泳、仰泳、蛙泳……,好多種姿勢我都會。嘿,你們還別不信,改天咱們一起去遊泳,你們看看我有沒有吹牛。我正遊著呢,突然覺得小腿不太對勁兒,哎喲,我這腿是抽筋兒了。我心想就憑咱這遊泳技術,應該沒啥大問題,不用一會兒就能緩過來……”

說到這裏,李晨刻意地停頓了一下,他覺得這樣會更加留下懸念,然後繼續說道:“誰知道不行,我開始往下沉,這下我可有點兒害怕了,趕快向幾個夥伴呼叫,我和那幾個夥伴的關係都杠杠的,就說那小胖吧,從小和我一塊長大,飯量特別大,所以長得胖乎乎的,大家都叫他小胖;還有強子,象棋下得特別好,我們小區裏的爺爺有時都會輸給他。還有小輝……”

這個時候,有個同學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李晨,你到底有沒有沉下去啊?你的夥伴們有沒有救你啊?”

“別急啊,好戲還在後頭呢。”李晨接著說,“當時夥伴們離我還有點兒遠,他們就先把遊泳圈扔了過來,我一看這遊泳圈,嘿,這是誰買的遊泳圈?還真漂亮,上麵是奧特曼,我心想,我這會兒要是變成奧特曼,飛起來,那該多好啊……”

這時,又有一個同學打斷了他的話:“李晨,我估摸著這會兒,你已經沉下去了吧,是在做夢吧。”說完扭頭走了,其他的同學也紛紛搖搖頭說,跟著走了。

隻剩下李晨在後麵叫:“哎,你們別走啊,我還沒說完呢……”

聽完這個故事,孩子會覺得李晨的口才好嗎?有的孩子會說:“口才多棒啊,真能說。”那為什麼同學們都紛紛走掉,不願意繼續聽他說了呢?這是因為同學們發現了他說話的毛病:廢話太多,說了半天也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

的確,很多孩子說話確實像李晨一樣:看似口若懸河,其實廢話連篇,這樣說話的人算不上什麼好口才。“話多”並不代表會說,不是說把一大堆句子堆積在一起就算會說話了。真正有好口才的人說話應該是言簡意賅、一語中的,而不是漫無邊際、不知所雲。

會說話的人應該讓聽者明白他想傳遞什麼信息,而且在說話中間還要觀察傾聽者是不是有興趣聽,而不隻是為了滿足自己說話的欲望。會交談的人注重的是雙方的互動和交流,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囉囉唆唆說個沒完。

因此,學習交談一定要抓住一個重點:話要說到點上。父母不妨從以下幾方麵來培養孩子這方麵的能力:

1.父母說話要有重點

很多父母本身說話就很囉唆,平常愛嘮叨孩子,在和孩子說某一件事的時候愛扯到另一件事上,東說一句,西說一句。比如媽媽開完家長會回來,教育孩子:“老師說你做作業太馬虎,也是,你做作業著什麼急啊,慢點兒行不?又不是時間不夠,認真點。和你爸一樣,你爸幹什麼事也是這樣,從來都是慌慌張張、丟三落四,看昨天我才給他買雙新襪子,今天就找不著了……”

媽媽本來是教育孩子,結果說到爸爸身上去了,把原本要說的事情給忘了,說到最後“跑題”了。父母如果這樣教育孩子,不僅起不到該有的教育效果,還讓孩子學會了父母錯誤的說話方式。所以,父母每次和孩子講話的時候,隻講一件事,講完了一件事再講另一件事,做好孩子的榜樣。

2.父母要督促孩子認真說完一件事

父母要積極配合孩子認真地講完一件事,在聽孩子說話時,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在孩子正說著一個問題時胡亂打岔,轉移話題,迫使孩子不得不說別的,長此下去,孩子說話自然東拉西扯,說不到點上。

如果孩子知道他所說的每句話你都在認真聽,他也會認真起來,也就不容易偏離主題了。一旦發現孩子“跑題”了,要及時提醒孩子,使他馬上回到所講的話題上。比如“剛才你說你同學小麗怎麼了,接著說好嗎?”經過幾次這樣的提醒,孩子就能自覺地圍繞話題的中心了。

隻要孩子能夠擺脫這個不良的說話習慣,那麼,好口才必然屬於你的孩子。

增加孩子說話的機會

小希上小學六年級了,這一天,她跟媽媽說:“媽媽,星期天讓我同學到我們家裏來玩吧?”

媽媽一聽,連忙擺擺手:“不行,不行,星期天我有很多事呢。要洗衣服,要打掃衛生。你帶同學們來,會把家裏弄得很亂,我還要收拾。”

“哦,那我去同學家玩可以嗎?”小希說。

“去人家家裏啊,最好也別去了,人家父母未必歡迎你去。你和同學們在一起就隻顧玩,星期天還是在家裏學習吧。”

小希雖然有點兒不情願媽媽的安排,但她一直都很聽話,也沒反對媽媽的意見,因此小希在休息日總是自己待在家裏,一個人做作業,一個人看電視。平時父母也很少帶她到人多的場合去,偶爾家裏有客人來,爸爸媽媽總是說:“去屋裏寫作業吧,大人說話你不用聽。”

在學校,她也大多是獨來獨往,平時同學們在一起嘰嘰喳喳說話的時候,她也很少參與,總覺得自己插不上嘴。其實,她很羨慕口才好的同學,她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嘴那麼笨。無數次,小希在心裏這樣呐喊道:“爸爸媽媽,為什麼你們不讓我有多說話的機會呢?難道,女孩子就不能有一個好口才嗎?”

說話需要學習,口才也需要鍛煉,像小希的父母那樣,不給孩子更多說話的機會,孩子的嘴當然會笨了。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其實朋友多了,不但路好走,話也能說得更溜。

孩子和成年人一樣,也喜歡交朋友,尤其是同齡的人,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更容易談得來。孩子喜歡和同齡人待在一起並不隻是為了玩,而是為了尋找溝通交流的機會,在溝通和玩樂中,孩子的口才就得到了提高。

現在的父母總是對孩子有過多的擔心,孩子想找小夥伴玩,父母怕他們在一起會發生不愉快,又怕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學壞;父母認為孩子多學一樣本事才是正事,與別的孩子玩都是浪費時間。父母的這些做法阻礙了孩子與同伴間的交流,造成了孩子性格的孤僻、不合群,也使孩子變得不愛說話,好的口才也無從談起。

正是這些原因導致了這些現象的出現:有的孩子文筆不錯,但口頭表達能力則不強;還有的孩子隻有在父母麵前比較愛說話,一旦到了不太熟悉的人麵前就變得沉默寡言……所以,我們必須給孩子更多的機會說話,這樣他們的口才能力才能得到迅速提升。下麵是幾個說話的機會,父母一定務必給孩子提供:

1.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交往的場所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把自己的同學、夥伴帶到家裏來做客,千萬別害怕孩子會把你幹淨的沙發弄髒,把你冰箱裏的食物吃掉,即使孩子一個人在家也會這樣,而是讓你的孩子學會如何做一個小主人,讓他們隨心所欲地在家裏玩耍、談天說地。

當孩子想到別的小朋友家裏去的時候,父母也不要不允許,孩子到別人家做客,會學會如何和別人打招呼、介紹自己等,無疑就鍛煉了自己說話的機會。當然,父母也可以加入到孩子中間,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朋友圈,這樣和孩子的共同話題也會更多,和孩子聊天時也會有更多的話可說,這對孩子口才的鍛煉也是有益的。

2.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多發言

要讓孩子在同齡人中間多發言,當孩子說話的能力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後,自信心也可以得到提高,課堂就是一個這樣的舞台。如果孩子害怕回答錯誤、遭到同學的嘲笑和老師的批評,不敢舉手發言,父母不妨先和老師做好溝通,讓老師多提問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回答錯了,請老師給予鼓勵而不是批評,相信老師們也都是願意配合的。

父母也可以為孩子舉辦一個家庭“模擬課堂”,讓孩子先預習一下。有了一定的自信後,再到真正的課堂上積極發言,一定會心情放鬆,逐漸答得出色。

3.在大場麵中鍛煉說話的能力

隻是在家裏和課堂上多說話還是不夠的,父母還要鼓勵孩子在更多的公共場合多說話,在更多的人麵前發言。可以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參加朗誦比賽和演講比賽,或者參加六一節的節目表演等,在這些大的場合中鍛煉孩子說話的膽量和能力。

為孩子尋找更大的說話空間

果果8歲了,“七八九,討厭狗。”這話說得真沒錯,這個年齡的小孩就是特別愛說話,果果也不例外。

這天,家裏來了一位漂亮的阿姨,果果馬上跑了過去,和阿姨說這說那,還問阿姨:“阿姨,你幾歲了?”

媽媽立刻訓斥了果果:“不可以這樣說話!”

“哦。”果果答應著。媽媽去拿水果,果果又對阿姨說:“阿姨,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當果果正興致勃勃地講著故事時,媽媽過來打斷了他的話:“別講了,你到臥室去玩,媽媽和阿姨說會兒話。”

果果說:“媽媽,我想聽你們說話,你們說吧,我不吵。”

於是,果果就坐在旁邊聽大人說話,但他總是忍不住想插嘴,媽媽訓斥他說:“大人說話,別亂插嘴。”

果果說:“媽媽,你們說的我也知道,我也要發表意見。”

“小孩子懂什麼,去,到一邊玩去。”媽媽說。

在大多數的家庭裏有個很奇怪的現象:父母對孩子的物質要求有求必應,但對孩子的想法、行為卻有諸多限製。就拿說話來說,父母總是這樣說孩子:“怎麼能這樣說話呢?”或者“這些話小孩子不能說。”弄得孩子張嘴之前就顧慮重重,說完之後又遭到大人的訓斥,這樣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必然遭到打擊,逐漸就變得不愛說話,好口才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有的父母還會抱怨說:“這孩子怎麼不像別人家的小孩嘴那麼巧?”殊不知,這正是父母禁忌太多的緣故。小孩子凡事都在學習的階段,話說得不恰當是正常的,如果對他們限製過多,他們將永遠不可能擁有好口才。

就像故事中的父母那樣,粗暴地打斷孩子講話,甚至阻止、批評孩子講話,不給孩子發言的機會,這樣怎麼能鍛煉孩子的口才呢?受到指責的孩子不是變得不善表達、沒有主見、怯懦、退縮,就是變得獨斷、盲動,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具備好口才的潛力,卻因為父母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這種潛力。因此,父母應該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給孩子更多說話的空間,下麵是幾種說話空間,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提供:

1.父母要鼓勵孩子大膽說,錯了也無妨

大人也會說錯話,何況孩子還在學說話的階段,俗話說“童言無忌”,父母不要擔心孩子說錯話而不讓他們說,而是應該給他們更多說話的機會和空間,鼓勵他們大膽說,就算說錯了也無妨。孩子說錯話不會造成多大的惡果,父母隻要及時糾正就可以了。

就像故事中的果果一樣,他問了阿姨的年齡,父母粗暴地訓斥他:“不可以這樣說話。”這樣做孩子並不知道為什麼不能這麼說。其實,父母隻要告訴果果:“問女士的年齡是不禮貌的,以後不要隨便問哦。”孩子自然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口才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2.允許孩子辯解

當父母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有時候會忍不住辯解,這又會招致父母的訓斥:“你還狡辯!”“你還嘴硬!”不讓孩子為自己辯解,孩子的口才能力就被弱化了,長大後,當孩子受到委屈不會為自己辯解的時候,父母又會氣憤地說:“你怎麼這麼懦弱?你是啞巴嗎?你不會為自己辯解嗎?”孩子真是百口莫辯,孩子的說話空間已經被父母剝奪了,好口才早就蕩然無存。

因此,父母應該允許孩子辯解,讓他們說:“你為什麼這樣說?理由是什麼?”學會“自圓其說”,這也是好口才的人必須具備的能力。

3.讓孩子自由地表達他們的思想

好口才不僅不能是空洞的語言,更要言之有物,當孩子有了自己獨特的思想的時候,父母應該欣喜:孩子的口才能力又要上一個台階了!這時候要鼓勵孩子:“你是怎麼想的?隻管說出來,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自由地表達所思所想,當他們梳理過自己的思想,並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口才無疑就得到了鍛煉。

與人交談貴在真誠,吹噓奉迎招人厭

有一天,洛洛和班裏幾個同學聊天:“昨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爬長城、坐纜車、看烽火台,你們都沒去過吧,可刺激了!”

洛洛的話音剛落,小海就不服氣地說:“哼!那有什麼,我昨天和爸爸去了天文館,我們還一起坐航天飛機飛到天上看星星呢!”

“你騙誰呢?天文館壓根就沒有航天飛機!”洛洛反駁道,“我早就去過天文館了,我敢保證那裏沒有航天飛機,你在吹牛,你就會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