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常山趙雲(1 / 3)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公孫越剛剛領軍離開,有人即將此事告知了劉虞。

劉虞問明原委之後不由大怒,以下犯上的行徑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在他準備勤王救駕之時,任何人從中作梗皆是大逆不道的叛賊亂黨。

“公孫瓚,莫以為你是戍邊大將我就不敢殺你!我劉氏江山就是敗在你們這些圖謀不軌的亂臣賊子手中!今日我就用你的人頭來祭旗!”盛怒之下的劉虞整頓帳下精銳,決定以武力懲戒叛逆,“有斬殺公孫瓚者,賞千金!”

正在劉虞整軍之時,其帳下從事公孫紀,因感激公孫瓚一直以同姓兄弟相待,偷偷跑到公孫瓚處告發了劉虞的計劃。公孫瓚為人勇猛果決,當即召集麾下白馬義從中的精銳騎兵,趁著夜色衝擊劉虞的軍營,順風縱火,發動突襲,劉虞倉促應戰,領兵抵抗,隻頃刻間便被公孫瓚縱馬踏破中軍,自己死於亂軍之中。之後,公孫瓚以威震塞北的強兵勁旅為依托,迅速的橫掃了整個幽州。

連續的勝利衝昏了公孫瓚的頭腦,甚至讓他忘記了自己的親兄弟公孫越正在前往壽春拜托袁術襲取幽州,而被遺忘的公孫越則正在為另一件事情頭疼。

因為趙雲和他不是同一類人。

公孫越沒有想到趙雲不僅人長得俊秀,武藝更是俊秀。他若是以言語挑逗,便會被恭恭敬敬的喝止;若是用強硬來,便會被恭恭敬敬的毒打。結果一路上公孫越被揍得連馬都沒辦法騎,隻能天天躺在輜重大車裏呼號:“趙雲,你算個什麼東西,連小爺我都敢動,等這次回去幽州,我定教我兄長砍了你。”

公孫越的恫嚇讓趙雲心中很是不屑,他帶著馬在那裏聽著,不由得就想發笑,但是另外一種無奈和落寞的感覺沉甸甸的壓在胸口,他笑不出來。

當這支懶散的騎兵到達壽春時,幽州的戰報已經在袁術的案頭擱了許多天,公孫瓚那封滿是誠意的結盟書,此時在袁術看來除了嘲弄就是嘲弄。袁術心中大怒,一拍案幾就準備叫人把公孫越拉下去砍了,卻看到楊弘在一旁暗暗搖頭,示意他先不要著急殺人。

自從呂範追隨孫策走後,袁術手下的謀臣匱乏到驚人的地步,楊弘儼然成為此中的佼佼者。袁術見他搖頭,隻好強忍著怒氣讓人先帶公孫越下去休息,待眾人退去後,他大聲的咆哮起來:“公孫瓚這廝分明是藐視於我,我正欲先殺其弟立威,楊長史何故阻我?”

“主公稍安勿躁。”楊弘勸道,“公孫瓚此時新得幽州,實力大漲,主公實在沒必要為求一時痛快,樹立一個強敵。”

“楊長史言之有理……”袁術沉吟片刻,但是想起此番兩手空空,一無所得,實在覺得窩囊,禁不住又火上心頭,恨恨的道:“無論如何也要給公孫瓚一個教訓,否則豈不讓他小覷了我。”

袁術的睚眥必報天下聞名,楊弘知道公孫越這次是非死不可了,於是湊到袁術身邊道:“主公,殺人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大可假手於人。”見袁術臉現茫然之色,楊弘奸笑道:“主公可借討還叛將呂範、橋蕤之名,請公孫越去見孫策,孫策年輕氣盛,一言不合之下非剁了公孫越不可。如此既可不得罪公孫瓚,又能移禍丹陽,一解主公的心頭之恨。”

六月十四日,丹陽城,太守府衙。

孫策看著袁術遣來向自己討要呂橋二將的公孫越,展顏一笑,熱情的道:“公孫兄遠來不易,公事咱們稍後再談。丹陽的黃酒天下聞名,在下定要略盡地主之誼,請公孫兄暢飲一番。”當下便命人設宴款待公孫越及其從人,諸將皆來作陪。

公孫越見孫策和周瑜英氣逼人,又以兄弟相稱,以為二人亦是同道中人,心中邪念又起,至於袁術吩咐的任務,早已拋至九霄雲外。公孫越酒量本就不高,加之孫策和諸將不斷殷勤勸酒,不過數巡,公孫越便熏熏已有醉意,言談舉止也愈加放肆起來,對孫策和周瑜諸般挑逗。孫策心中雖然惱怒,但還是佯笑道:“公孫兄真是性情中人。”

又飲過幾杯,孫策見公孫越越說越不成話,便想借醉撤席,不想猛然間看到公孫越身後立著一位英武瀟灑的少年將軍,心中驚異這變態手下竟有如此人物,於是開口問道:“不知將軍怎麼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