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動著紅色的戰旗在孫策的頭頂翻滾。
雖然接到曹操速進的催促,但是孫策還是帶著大軍不緊不慢的向壽春推進。一城一縣的攻打下來,一路上倒也還算順利,直到在距廬江百餘裏外才遭遇真正的阻擊。
天下英雄的相逢總是不期而至。壽春的群狼終於在廬江陷落前趕到了戰場,不甘寂寞的露出自己的爪牙,惡狠狠的想要咬斷江東猛虎的喉嚨。
孫策看著敵陣中迎風狂舞的墨色狼旗,不由得緊緊握住了手中的龍魂戰槍。廬江城高牆堅,若是負固守城,孫策自問攻陷城池將頗費周折。但是敵軍將領竟然放棄城池,在平原進行阻擊,饒是孫策驍勇善戰,心中也感覺到一絲不妙。
“麵對如此悍不畏死的敵人,豈能不敘禮相見。”孫策將長槍一揮,“開旗門,待我一會敵軍的將領。”
孫策拍馬出陣,周瑜和甘寧一左一右的夾住孫策。周瑜在孫策身後悄悄的傳令道:“翼軍收攏,弓箭手前進,虛引弓。沒有軍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衝鋒。”
“不知來將何人,漢吳侯、討逆將軍孫策求見。”孫策立馬高呼。
孫策先表明自己漢臣的身份,又報出自己的爵位,意在告訴對方你我雖互為敵國,但是在對陣之前也不敢失了禮節。
隻見敵軍在一片寂靜之中也打開了旗門,兩名將領並轡走出,兩人皆身披黑色大氅,著墨色重鎧,馬鞍的一側掛著硬弩和箭袋,另一側則掛著一杆鋼槍。左首的將軍眉宇間英氣勃發,三縷美髭髯,如周瑜一般頗有儒將風範;右首的將軍則明顯是久經戰陣的猛將,麵頰上一條刀疤從左側額頭延至顴骨,很是猙獰扭曲。
左首的將軍拱手施禮道:“久聞君侯威名,今日終於得見,足慰平生。”
孫策在馬上遜謝道:“在下受寵若驚,請問將軍名諱。”
“在下仲氏安國大將軍呂奉先部下平南將軍張遼,這位是征南將軍高順。”
孫策心中一驚,張遼和高順對於穿越而來的他並不陌生。曆史上張遼為呂布帳下八健將之首,於下邳一役戰敗後投降曹操,與張郃、徐晃、樂進、於禁四人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曾在合肥郊外逍遙津率領八百勇士大敗孫權十萬大軍,甚至險些活捉孫權。憑借此戰,張遼威震江東,名揚天下,吳國孩童聞張遼大名不敢夜啼,即使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孫策知道自己的弟弟武略雖然遜於自己,但亦是一時雄主,而且在合肥之戰時江東陣營中有甘寧、淩統、呂蒙等智勇雙全的戰將,卻依然無法擊敗張遼,足見此人的威武勇烈。高順雖然不在八健將之列,但史書上稱其為人“清白威嚴,驍勇有智,衷心仁義”,為呂布帳下的第一猛將。高順麾下所領陷陣營全軍僅七百餘人,裝備配製精良且驍勇善戰,每逢戰事必以呂布主力軍的身份出現,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曾經擊敗過劉備帳下的白毦精兵,其戰鬥力之強可見一斑。下邳城破後,高順為曹操所俘,一言不發,坦然拒降赴死,此等氣魄實在令人折服。
能與這樣的良將在戰場上相遇,實是人生一大快事。孫策心中既激動又不安,拱手為禮道:“原來是張文遠將軍和高順將軍,相逢幸甚。”
張遼冷笑道:“我二人奉仲氏皇帝之命和呂將軍將令,特來此處與君侯對敵。戰場相遇,何談幸甚?”
孫策道:“張將軍如此坦白,在下欽佩。”
張遼提起掛在馬側的鋼槍,遙指孫策道:“君侯既然知道我等的來意,也免得在下空自多費唇舌腦筋。便請君侯回營布陣,準備一戰。”
孫策未及答話,身後的甘寧早已按捺不住心頭的火氣,縱馬持刀而出,暴喝一聲道:“我乃錦帆賊甘興霸,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興霸,不可魯莽!”孫策放聲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