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應敵之策(2 / 2)

劉表陰沉著臉道:“子柔此言何意?難道是讓我引頸就戮麼?”

“在下不敢。”蒯良搖了搖頭,“依在下之見,當今世上能阻止孫策出兵的,除了曹丞相別無他人。如今的上策是主公向天子上表,奏報孫策目無法紀,擅伐漢室宗親,請朝廷出兵剿滅。如此,可保荊州無虞。”

劉表皺了皺眉頭道:“曹操並非仁義之士,對荊州亦久懷覬覦之心,子柔此舉恐怕是引狼入室。”

“姐夫,如今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蔡瑁開口道,“倘若朝廷頒下明旨,孫策不得不考慮曹丞相的態度,或會投鼠忌器。”

劉表為之語塞,良久,劉表歎了一口氣:“隻能如此了。朝廷決議尚需時日,在此之前一定要擋住孫策。蒯越,你攜我親筆書信親往南陽宛城,命張繡及其所部立刻南下,前去江夏協助黃祖守城。蒯良,你攜我表章親往許昌,奏明聖上。其餘諸將,各守其位,積極準備糧草兵馬,若事有不濟,便與孫策拚個玉石俱焚!”

南陽郡宛城。

張繡咬牙拍著座椅的扶手,臉色極為難看:“先生是否看過劉表的書信?劉表簡直是愚蠢之極,他的手下也是一群廢物,天下哪有派騎兵去守城的道理!”

“將軍稍安勿躁,這封書信的內容原本在在下意料之內。到了這個時候,荊州的朝堂上還在勾心鬥角,實在可笑。”賈詡渾不在意的一笑,“不過,劉表的決議對我們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張繡肅然看向賈詡,請問道:“先生有什麼可以教我?”

張繡與其他出身西涼的將領不太相同,雖然他本人凶悍無比,暴虐非常,但是對讀書人卻是非常尊敬,對賈詡更是敬重有加,言聽計從,這恐怕也是賈詡一直不肯離開張繡的原因。

“若天下安寧太平,以劉表之才,定可位列三公。可惜現在是亂世,劉表多疑無決,手下又無能臣輔助,此次荊州必然難保。”賈詡神情嚴肅,低聲道,“所以留在荊州對於我們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南陽既是荊州北方的屏障,又是河洛南方的壁壘,曹操如今虎踞河南,對此地未必沒有染指的心思。若是孫策和曹操一起來攻,我們將會被活活困死在宛城,左右難以討好,所以在下一直在考慮如何才能擺脫這樣的困境,而劉表已經貼心的送給了我們一個機會。”

“先生的意思是……”張繡困惑不解。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將軍手握天下首屈一指的騎兵,試問哪個諸侯會不歡迎?我們需要仔細斟酌的隻是投靠於誰。”言及於此,賈詡略作沉吟,似乎頗有難決之意。

張繡忍不住道:“現在天下實力不俗的諸侯無非是益州劉璋、漢中張魯、西涼馬騰韓遂、河北袁紹劉備、河南曹操、江東孫策區區數人而已,先生認為他們優劣如何?”

“劉璋張魯馬騰韓遂皆是碌碌之輩,無需再提。其他幾人之中,劉備僻處北疆苦寒之地,是下下之選。曹操現在黃河與袁紹對峙,大戰一觸即發,單就實力而言,曹操絕無取勝的可能,但是麵對袁紹,他倒有了七成勝算。袁紹誌大才疏,空有雄心但遇事軟弱,袁曹一旦開戰,勝負尚是未知之數。江東孫策幾年之間迅速崛起,雖然有了爭奪天下的實力,但是畢竟根基不穩……”說到這裏,賈詡幽幽的別有深意,眯起了眼睛出神。

“依先生之言,曹操、袁紹和孫策三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弱點,究竟應當如何選擇,還請先生為我一決。”張繡茫然起來,看著賈詡等他解說。

“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能輕舉妄動。”賈詡思索著道,“現在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盡快離開南陽這個是非之地。之後如何,在下暫時難以決斷,但請將軍放心,在下定會為將軍謀得一萬全之策。”

許昌丞相府。

曹操將劉表的表章展示給眾人,略帶無奈的笑道:“劉表真是越老越廢物,以荊州數萬帶甲之眾,竟然連攔阻孫策的勇氣都沒有,倒是有臉在這個時候向我求救。”

荀彧近前一步道:“主公,蒯良還在府外等您的回話。”

“告訴他近來陛下龍體欠安,表章我自會代他轉呈,讓他先回荊州去吧。”曹操又囑咐了荀彧一句,“要是他想見我,就告訴他我也病了。”

“在下明白了。”荀彧躬身領命,轉身徑直向丞相府的前門走去。

曹操就著燈火將手中的表章點燃,劉表的一絲希望隨著一陣火焰的騰起,很快的化作一團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