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官渡戰後(2 / 2)

夏侯淵略帶遺憾的道:“隻是就這麼放棄,多少覺得有些可惜。”

“終有再戰的一日,又有什麼可惜?”曹操含笑道,“以退為進,亦不失為用兵之道。”

建安五年十月二十七日,許昌城外。

曹操偏腿下馬,紅色的大氅在風中急振。他緩步行到獻帝馬前,單膝下跪道:“臣幸賴天威,於官渡擊潰逆賊袁紹,今日回朝複命,不想竟勞動陛下親自出城迎接,臣實在惶恐。”

為了迎接曹操凱旋,獻帝帶著許昌城中的大小官員在城門外候了半日,此時連思維都已經在冰天雪地中被凍結住了。獻帝緩了緩神,下馬將曹操扶起道:“丞相請起。丞相不負期望,擊敗逆賊,朕深感欣慰。”

“臣荷蒙天恩,怎敢不盡心竭力。”曹操順勢起身,“臣此次奉命出征,大小決戰共三場,臨陣斬殺河北正將顏良、文醜、淳於瓊等一十三人,偏裨將佐七十六人,叛逆七萬兩千餘人,繳獲戰馬七百餘匹,糧草八百餘石,軍械器物等不計其數,尚未徹底清點。陛下如有興趣,可於日後親來臣營中過目。”

獻帝微微點頭,沒有做聲,他心中明白,彙報戰績,不過是曹操為了彰顯武功,過目雲雲,更是一句虛言客套,無從談起。

“自陛下登基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大勝,臣請陛下封賞有功將士,彰顯天恩浩蕩。”曹操從袖中取出表章,呈予獻帝。

獻帝打開表章,見第一行赫然寫著“臣請陛下授曹操魏國公,加九錫”等雲雲,不禁一愣道:“丞相,這……似乎不妥……”

“臣知陛下怕百官非議,所以準備了一件東西獻給陛下。”曹操轉身從許褚手中接過一個朱紅色的木匣,“陛下,袁紹北竄之時,遺落了這個裝盛書劄的木匣,其中不乏許都群臣與其暗通的書信。臣不敢擅自取閱,故先用火漆封緘,今日特獻給陛下。”

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木匣,用微微顫抖的手不斷摩挲著盒蓋,沉默了良久方才道:“丞相獻此物於朕,意欲何為?”

“以袁紹當時的強盛,臣自己尚不能保,又何況他人?”曹操猛地拜倒,“臣懇請陛下,當眾焚燒這些信件,以安百官之心。”

獻帝微微舒了一口氣,曹操的殘忍於衣帶詔一事已表露無遺,今日他能夠網開一麵,對背叛他的人既往不咎,可算是極大的仁慈。獻帝不禁讚許道:“好,就如丞相所言,此事不再追究!”

曹操微微一笑,起身上前一步道:“請陛下施恩有功將士!”

獻帝心中一凜,方才明白這一番問答隻是曹操要聲音洪亮的讓百官都聽得清清楚楚,為的是令百官噤聲,為自己加封魏公掃除障礙,與寬厚仁慈,沒有任何關係。

“好,便如丞相所請。”獻帝頹然應諾,將表章交予內監,“按表章傳朕旨意,有功者賞!”

官渡之戰結束於建安五年十月二十七日,以曹軍主力撤回許昌接受獻帝封賞作為終結。盡管曹操和袁劉聯軍在黃河兩岸一共投入了近十五萬的兵力,但是在長達五個月的對峙中,雙方並沒有發生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決戰,僅僅憑借三場小規模的對抗便決定了整個戰爭的走向。曹操以超凡的膽識和謀略,以區區兩萬兵馬擊潰了袁紹十萬大軍,書寫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沙場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