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獷平之戰(2 / 2)

“力量?如此便教你見識一下你所敬畏和讚歎的力量!”曹操冷笑著向身後一揮手,夏侯淵手持雕弓策馬出陣,一聲破空之響後,塌頓軍中的單於纛旗和護衛在兩側的牙纛緩緩滑落。

塌頓的數萬大軍頓時一陣騷動,一發三矢,三矢皆中,烏桓兵將雖精於騎射,卻自問都不能夠。而射落代表單於威嚴的纛旗,是對整個部族的侮辱和挑釁,烏桓將士不由自主的拔出長刀,看向塌頓。

此時曹操等人已經退回陣中,塌頓怒火中燒,抽出佩刀高舉向天,繼而全力揮落,放聲咆哮起來:“烏桓的勇士們,隨我衝鋒,此戰奪敵帥旗生擒曹操者,獷平城的子女玉帛,盡數賞他!”

烏桓大軍聽聞此令,盡皆踴躍振奮,一時人喊馬嘶,殺聲震天。麵對烏桓騎兵的全力衝鋒,曹軍軍陣的兩翼飛起,布於中軍陣前沿的士兵擎著一人高的重盾,與身後持矛的同袍結成陣列,封擋住戰場的正麵,兩翼的步弓手則於陣前迅速布下重重拒馬,依靠其掩護充分發揮出弓弩的強大殺傷力,以箭雨壓製敵軍側後方的部隊。騎兵在戰場上的機動優勢及衝擊力全賴於遠高於步兵的速度,此時遭遇前方矛陣的阻攔和兩側弓陣的鉗製,烏桓騎兵的陣型受到擠壓,速度優勢再也難以施展,擠在一起的戰馬如同駑鈍的馱馬一般驚慌的狂嘶,掙脫騎手的控製,互相踐踏。

曹操完美的將袁紹攻破白馬義從的陣型在戰場上重現,同時補足了其兩翼的弱點。見烏桓大軍陣腳已亂,曹操擎劍在手,沉聲下令:“諸位,自世宗孝武皇帝之後,我朝積弱已久,屢屢受辱於夷狄之人。我輩重振帝朝威武,正在此時,今日一戰,有進無退,誓要立馬陰山,再建衛、霍之功勳!”

曹軍將士聞言無不熱血上湧,在補齊中軍的陣線後,大軍展開陣型,開始向前推進。一陣急促的戰鼓聲中,鍛鐵巨盾從中央洞開,五千鐵甲騎兵如風般席卷而出。

當塌頓分辨出這支騎兵的建製時,臉色瞬間變得鐵青:“虎豹騎……”

建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曹操與遼西烏桓單於塌頓決戰於獷平城北十五裏。雖然精於騎兵戰術,但是麵對中原的戰陣,十萬烏桓青壯全軍覆沒,塌頓亦死於亂軍之中。兩個月後,代郡烏桓行單於普富盧、上郡烏桓行單於那樓向曹操獻上象征本部族的纛旗,以示歸順。

同年十一月,在初雪落下之前,曹操引兵回到許昌。

鄴城之戰和獷平之戰作為曹操掃平河北的兩場最終決戰,影響深遠。此後,困擾曹操已久的北方威脅徹底冰消瓦解,隻需遣一得力邊臣,數十年內將再無北顧之憂。在蕩平河北的過程中曹操留下的唯一遺憾是沒能令自己命中的宿敵跪伏在馬前,劉備破圍而去,不知所蹤。

建安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晨,江陵。

“劉備居然逃走了?”孫策抽出一紙探報,“以曹操數萬之兵,破得了十萬烏桓,卻擒不住區區一個劉備,劉備也算能耐通天了!”

周瑜笑了笑道:“將兩州十六郡棄如敝履,劉備行事的確出人意料。不過這番壯士斷腕的膽識氣度,倒是令人欽佩。”

“壯士斷腕,也不知疼是不疼。”孫策再抽出一張探報,“嘩,這倒有一樁逸聞。曹操的三子曹植迎娶袁熙遺孀甄氏,已於上月在許都完婚。”

張昭緩緩的開口道:“甄氏是本朝太保甄邯之後,家中世襲官職二千石,乃是河北望族。曹操此舉,既可籠絡人心,又可緩和其與鄉黨名族之間的矛盾,何樂而不為。”

“曹丕往晉陽勸降,倒便宜了曹植。不過這樣也好,曹植與甄氏,原是有夙世姻緣的。”孫策感歎著說。見周瑜、張昭等人一臉疑惑,孫策笑著岔開了話題:“可有劉備的消息?”

“最後一次得到劉備的消息是其於六月初破箕關西竄,之後杳無音訊。”

孫策略略沉吟道:“經箕關西逃,難道他是去……”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安定,劉備偏腿下馬,六個月的奔波雖然讓他看起來有些狼狽,但依然保持著皇室貴胄應有的風度,他撣了撣大氅上的雪塵,躬身為禮道:“敗軍之將劉備,跋涉千裏,終於見到了馬壽成將軍。”

p.s. 益州之戰,明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