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以戰求和(2 / 2)

“求和?斷然不可!”夏侯惇怒道,“主公準備如何求和?嫁一個公主給馬騰?男人的事情用女人去擔當,也就不必奢談縱橫天下了。末將寧死不受此辱!”

“我不是漢室的懦夫皇帝,做不出這樣有失顏麵的事情。”曹操不以為忤,問夏侯淵道:“妙才以為我應當如何求得和議?”

夏侯淵一時語塞:“主公既然說不宜和親,便隻能割地或者賠款了,隻是割地賠款同樣是有失顏麵之舉……”

夏侯惇怒氣不休,嚷道:“以錢糧求和?主公是怕馬逆糧草不足,打不到長安麼?至於割地……咳,算了,如果主公決意如此,末將這就繳還虎豹騎統領的劍印,披發入山,規規矩矩的了此殘生,免得一腔熱血受此侮辱。”

曹操看向夏侯淵道:“妙才怎麼說?也準備隨元讓一同舍我而去麼?”

夏侯淵神色肅然道:“元讓此言並非對主公不忠,但是避戰求和的確不妥。依馬騰的秉性,隻怕求和不成,徒惹恥笑。我輩武人,馬革裹屍是分內的事,未有不曾接戰便擅議求和者也。”

曹操讚道:“妙才此言深得我心。天下豈有避戰求和的道理,能戰而後能和,以戰求和,以戰迫和,方是為將者之道。所以我們要重創馬騰。我要讓他明白,他受劉備蠱惑遠涉長安,是自蹈死地之舉!”

夏侯淵隱約明白了曹操的用意,卻還是疑惑:“既然主公決意要重創馬騰,又何必考慮求和?恕末將愚鈍,不明白主公以戰求和,以戰迫和是什麼道理。”

曹操意味深長的道:“如我之前所講,此戰即便是勝也是慘勝,為了留有日後一戰的餘地,我們要避免慘勝,降低損失,所以不能與馬騰的主力作戰。”

夏侯惇搖頭道:“不與馬騰的主力作戰?主公,恕末將不敬,末將理解的重創不是這個意思。”

夏侯淵同樣迷惑的道:“主公,元讓言語雖然粗疏,道理卻是不錯。不痛打馬騰的主力,恐難令其有痛入骨髓之感。”

曹操笑道:“妙才痛入骨髓這個詞用得好。要達到這個目的,關鍵在於充作前鋒的兩萬羌騎。”

夏侯淵又茫然起來:“請主公為末將解說。”

曹操道:“羌人不明兵法,不諳計謀,其兵雖勢眾而不齊整,破之不難。我聞西羌國王徹裏吉生性貪鄙,唯利是圖,若能授以恩惠,必能為我所用。倘若前後夾擊,馬騰雖有十萬之眾,亦必敗無疑。馬騰、劉備皆是知兵之人,當此後方有變之情況必不敢引兵來戰。待拖到十月初雪落下,西涼先機已失,豈有不罷兵休戰之理。”

夏侯淵猶豫道:“馬騰今年雖退,明年複來,隻恐邊患永無窮盡之時。”

“西涼倉廩未實後方不安,十萬大軍消耗頗多卻一無所獲,我料定馬騰此番退兵之後三年內必無力再大舉東犯,而且有我們的老朋友劉備在彼傾軋瓦解,這一節又何必我們操心。”曹操笑道,“所以此時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擊破兩萬羌騎。”

夏侯惇詫異道:“主公不是否決了末將以八萬步兵破敵的提議。”

曹操道:“以八萬步兵破敵是以眾淩寡,這樣的勝利也算是勝利?這種勝利隻會堅定馬騰犯境的決心。我需要的勝利出動的兵力不能多,且必須是壓倒性的。所能仰仗的,隻有虎豹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