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攻陷許昌(下)(1 / 2)

建安十八年九月十一日日暮,許昌城。

夕陽西下,許昌城中屍骸殘肢隨處可見,四處流淌的血水滲入許昌以青磚鋪就的街道。殘敵肅清,激戰方息,受傷卻尚未斃命的士卒發出陣陣令人心悸的呻吟呼號,負責清理戰場救治傷員的醫官步卒將戰友們抬上擔架,運往城中臨時搭建的救護之所。

孫策摘下頭盔,扯去包裹在頸上的護甲,敞開了戰袍的領口,晚風灌進去,滿身的濕熱煩悶漸漸褪去。孫策策馬緩緩前行,默默聽著跟在身後的周瑜稟告軍情戰報。

“目前清理斬得敵首四千零七十九級,獲戰馬一百二十三匹,纛旗七麵,其中一麵繡有曹操手書‘魏’字。其餘弓弩箭矢刀槍等仍在收撿,暫未報來。”

孫策點了點頭:“我軍人員傷亡如何?”

周瑜道:“我軍此次戰歿五千三百八十五人,傷者不詳,估計約有數千人。別部司馬董襲、討賊都尉淩操殉國,叔弼(孫翊)肩胛中箭……”

“叔弼是我孫家兒郎,他那點皮肉之傷就不用具稟了。”孫策眼中含淚,意甚悲痛,“元世和淩操自我起兵時追隨,平江東,討荊州,伐益州,每從征戰,冠軍履鋒,所向無前。此番竟然戰隕沙場,與他們相比,叔弼的傷又算的了什麼。”

周瑜低低歎了口氣:“小弟已命人收斂兩位將軍屍骨,送歸江東安葬。”

孫策拭去眼淚道:“下葬時命仲謀代我向兩位將軍致祭,對其家人要厚加撫恤。公績如要扶柩歸鄉,為父守喪,便允他去吧。”

“是。”周瑜應道。

孫策心情沉重,半晌方才再問道:“是否有生俘的曹軍將領?”

周瑜搖頭道:“自百夫長以上,或戰死,或自裁,未有俘獲。”

“曹操精於禦將。我本以為曆經長江新野之敗,南陽汝南之失,曹軍戰將總歸有些離心背德,而今看來……”孫策搖頭歎了一聲,“就這一點而言,我實有不及曹操之處。”

“曹操以詐術欺人,兄長以仁義結納,禦將之術,各擅勝場。”

孫策聞言低頭不語,周瑜見孫策興致不高,勸慰道:“兄長,此戰攻陷許昌,全殲守軍,曹操帳下宗親大將夏侯尚授首,這等戰果,足以震撼中原。我軍雖有折損,但未傷及筋骨,各營建製尚在,略作整備必可恢複戰力。”

“公瑾不必安慰我,雖經數月休整,軍力還是疲敝。此戰我軍兵力強於曹軍,卻以如此傷亡攻克許昌,這等戰果實在無甚誇耀之處。”孫策略現無奈的擺了擺手,“不提這些了。如今我有一事困擾,不知公瑾有什麼可以教我。”

周瑜在馬上躬身道:“請兄長明言。”

孫策略作沉吟道:“曹操據十州八十七郡,奉天子以令不臣,無論是軍力還是政援,都占據著上風。許昌是漢室故都,中原重鎮,何以防軍隻得一萬,這樣的駐守兵力未免太少了一些。曹軍雖敗績數場,但尚可征戰,曹操為何在戰前將虎衛軍和虎豹騎撤離?前番曹操舍棄樊城新野,以致南陽汝南等地盡舉叛旗,今日許昌陷落,三軍氣奪,中州民心不穩,必將順風而倒,暗懷叛心,曹操怎會出此昏招,盡棄中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