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有一隻毛毛蟲想過河,它該怎麼過河呢?父母在一起想了很多的辦法,比如從哪個橋,或者從哪條船捎帶過去,或者幹脆乘著樹葉冒險過去。父母還思考過,這條河如果沒有水,可以從河底爬過去……父母想了很多複雜的辦法,各方各麵都考慮到了,他們對此相當滿意,覺得自己設想了這麼多的答案,都會對毛毛蟲過河很有用,毛毛蟲也一定能順順利利過河去。

可是令人驚訝的是,答案並不像父母想象得那麼複雜:因為等到毛毛蟲變成蝴蝶了,它自己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飛過河麵。

親子之間和諧關係的營造,需要父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母教養子女,也不能像替毛毛蟲過河一樣,應該給孩子一個順其自然的成長空間,然後對其進行科學教育。孩子成長的好壞,其實關鍵在父母。父母人人都能做,然而做好父母卻不易。“玉不琢,不成器”,孩子更要經過父母愛心“雕琢”才能成“器”,成為社會人,成為不但被社會所認同,而且能夠推動社會前進的人。怎麼琢玉,需要專門知識;怎麼教養孩子,也需要一些教養必備理論。

父母對孩子有教養之責,教養即教育和撫養。撫養之責是要給孩子必備的物質條件,使孩子健康發育、成長。教育之責則是要使孩子成人、成才。要做到這些,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後采取適當的措施,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父母是孩子的朋友、老師和引路人,父母是孩子天底下最親的人,父母教養方法的差別,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鑒於此,本書傾心為父母們備好必要的精神食糧,旨在啟發家長改變心態,積極溝通,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書是改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的研究結晶,其中涉及的許多問題,均是父母們在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感到困惑和有疑慮的,針對具體問題,再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及其活動規律,提出合適的養育方式方法,以教育理論為指導,心理科學為依據,用通俗生動的語言來進行針對性解答,為父母們開出極有針對性的修護良方,提供改善親子關係的有效工具。

本書從生理、心理、教育、溝通、性教育等多方麵全麵、係統地介紹了親子關係的各種技巧,為父母正確處理親子關係提供了一套簡單易學而又極具可操作性的參照模式,有效地解決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煩惱和困惑。最後以“父母篇”點明父母和孩子相處應有的原則和可以使用的技巧,力圖使為人父母的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能夠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深入地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讓親子之間相處更和諧融洽,讓孩子能夠在父母的教育下健康成長,有孝心,有愛心。

如果父母能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科學教育,通過正麵反饋及鼓勵,讓孩子從父母約束變為自我約束,讓愛與信任,理解與尊重成為家的主旋律,即為“毛毛蟲”成長準備良好的生活環境,總有一天“毛毛蟲”將化繭為蝶,翩翩地飛過美麗的河麵。

編者

2010年11月

親子關係使用手冊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