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下半年中國經濟轉型路徑(2 / 3)

從CPI來看,2014年全年CPI同比增長2.0%,在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物價保持了平穩,2015年第一季度CPI同比增長也隻有1.2%。此外,在我國經濟減速過程當中,並未發生係統性風險,中國政府在這方麵非常小心,在政策推進上麵是非常謹慎的。

展望未來,我們對中國經濟要有信心,中國當前轉型麵臨的問題不少,但中長期經濟增長並沒有問題。因為首先,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需要錢,而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率的國家,這一點不像美國。美國的居民是借錢來消費,整個國家也是借錢來消費,通過金融刺激泡沫達到目的,最後撐不下去,泡沫破裂了,就發生了金融危機。

第二,從供給角度來說,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在經濟發展和技術提升的過程當中,中國培養了一批產業大軍,它的技術含量是比較高的。中國13億人口又是一個大市場,要吃要喝要住,而且正在邁入中等收入的行列。

第三就是城鄉差距,城鄉的差距,意味著經濟增長的潛力。中國的中西部、西北部等落後地區,還有北京的周邊地區,它們發展的空間都很大。地鐵、公路、地下管道這些方麵的建設還需要大量的投資。

第四是全球化的趨勢,隻要全球化趨勢延續下去,就給中國經濟的崛起提供了長期的基礎,或者說空間。這是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潛力的四個因素。

中國有實力應對經濟下行過程中的係統性風險,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沒有下降

現在為什麼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慢下來?這是內在發展邏輯的必然,又是主動調控的結果。中國政府按照經濟規律辦事,看到了世界與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不能再強行維持兩位數的增長,所以現在中國的宏觀經濟增速下行是我們主動調控的結果,也是經濟發展內在邏輯的結果。

即使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到了6.5%,仍然是絕對的高增長。美國、日本、中國、歐盟,這些大的經濟體,美國最好也就是2.5%,日本、歐盟都是在1%左右。我們如果能夠保持6.5-7%的中高速增長,就能逐步解決自身的問題。前一段時期的經濟高速發展積累了一些問題,許多企業也存在問題。現在我們還能維持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相對高的增長就意味著擁有相對高的收入,意味著財政收入在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經濟隻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長,就為中國解決自身的問題提供了信心。

就前麵所講的,中國經濟要轉型,是出了什麼問題?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這些問題最後積聚到一起,就是銀行體係的安全問題。銀行體係不安全,整個社會就要亂。現在中國銀行體係的資本實力是雄厚的,2014年銀行資本充足率是12.9%,不良貸款率為1.25%。未來經濟增長速度下行的話,不良貸款會不斷冒出來,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但是根據2014年12月31日統計出來的數據,全國銀行業不良貸款撥備率數據超過230%。通俗一點說,銀行體係的不良貸款率再漲一倍都沒有問題,因為已經做好了準備。

在經濟增速下行的過程中間,如何防範整個社會的係統性風險?從大的戰略角度來講,我們還有兩大手段。第一,我們有3.8萬億的外彙儲備,這些錢都可以化為做事的手段。第二,我們還有27萬億的國有企業淨資產,國有企業的資產都可以化作解決問題的本錢,比如去填補社保資金的窟窿。所以在解決中國經濟存在的一些問題上,這些錢都是我們的手段和實力儲備,都是有用的工具。

現在很多海外人士關心中國,他們更多從海外的角度出發,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了,是否對世界經濟有影響?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沒有下降,仍然對世界做出重大的貢獻。舉例來說,2007年中國的GDP增長14.2%,到了2014年,中國的GDP增長率下跌了一半,隻有7.4%。但2007年中國的進口總額是9600多億,不到一萬億,而2014年中國的進口額,也就是海外對我們的出口是4.3萬億,七年間對全世界的進口增長了四倍,說明中國經濟在進行調整和速度下行的過程中,對世界經濟的貢獻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