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法雙峰會重大的宣示是什麼?
國際
作者:/瞭望東方周刊評論員
這既是烏法峰會為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之一,也是回應西方輿論擔憂的答案
近日,俄羅斯的烏法頗引全球注目。原因是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先後舉行。引人矚目的還不是兩大峰會首次在同一地點“聚首”,而是因為峰會展現出兩大組織切實有效的行動力。在西方媒體口中,“隻處在論壇時代”的金磚峰會,甚至開始成為一個在國際經濟和政治中“具有行動能力的巨人”。
在烏法,金磚五國宣告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正式生效,通過了《烏法宣言》《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等綱領性文件;上合組織則正式啟動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的程序。對於兩大國際組織來說,這些行動都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需要指出的是,這不僅是與會各國的大事,對於世界也將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盡管近幾年來世界經濟局部放緩,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麵臨許多新的風險和挑戰,但這些國家,尤其是金磚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力資源、廣闊的國內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充裕的政策空間,其上升趨勢不會改變。可以預見,在相當長時期內,金磚國家仍將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國際社會實現持久和平與均衡發展的重要力量。烏法峰會簽署了多項金磚國家合作協議,充分顯示出金磚國家加強合作的決心和執行力,認識到金磚國家合作未來的巨大潛力。
這些行動不僅關係數十億與會國家人民的福祉,也將帶動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其影響不僅通過提升全球經濟發展的形式表現出來。隨著金磚國家合作機製和上合組織的逐步發展、做實,其為地區乃至世界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日益提高。以上合組織為例,此次上合烏法峰會上,中國提出域內互聯互通,在未來幾年建成4000公裏鐵路以及超過1萬公裏公路,這將為釋放上合組織經濟合作潛力發揮基礎作用。
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各國的最大公約數。新興市場國家既是和平與發展的國際大勢下的受益者,更是這一環境的重要關切者。要實現自身發展,新興市場國家需要安全的國際環境、穩定的全球經濟和金融秩序。新興市場國家無疑是並將長期是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
在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烏法會晤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加強金磚國家夥伴關係的四點看法,第一點便是構建維護世界和平的夥伴關係。這意味著,金磚國家要繼續致力於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倡導通過對話和談判,以和平和政治方式解決分歧。
這既是烏法峰會為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之一,也是回應西方輿論擔憂的答案。世易時移,國際經濟規則隻有不斷革故鼎新,才能適應全球增長格局新變化,這對金磚國家構建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夥伴關係提出了現實需求。
烏法峰會無疑將加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也許正因如此,有某些西方媒體甚至稱,沒有西方世界領導人參與的烏法峰會,是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發起的挑戰。但事實上,無論是金磚五國,還是上海合作組織,合作共贏都是其核心理念之一。合作而非對抗,共贏而非零和,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曆經實踐找到的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必由之路。長期齟齬不斷的印巴兩國提出加入上合組織,正反映出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的有效性,亦印證了習近平此次提出構建弘揚多元文明的夥伴關係的重要性。
(本文選自:瞭望東方周刊2015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