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寧澤濤:一朝成名後低調如故(1 / 2)

寧澤濤:一朝成名後低調如故

體育

作者:楊旺 王玄

CCTV體壇風雲人物最佳男運動員的標準是什麼?身為BOSS的姚明做出了如此定義:喊到他的名字,就能感受到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和力量。“最重要的是很帥!”另一位評獎嘉賓楊揚適時補充。最終,由寧澤濤來舉起最佳男運動員的小金人,估計兩人都很欣慰。

在2014年9月25日的仁川亞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寧澤濤圓滿完成了“抗日”奪金的任務。連續四天,寧澤濤在兩個單項和兩個接力比賽中都獲得了冠軍。他將男子100米自由泳的亞洲紀錄提升到了47秒70,這是曆史上第一次有亞洲人遊進48秒。高潮則出現在最後一天,他作為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最後一棒,生生追回了與日本隊半個身位的差距,逆轉取勝,使得中國時隔24年重奪該項目金牌。

十餘年與泳池、傷病、挫折搏鬥的漫長時光,僅通過22秒的國際比賽、幾分鍾的電視轉播就即刻終結了。亞運會結束後,他的微博“粉絲”數從1萬上漲至60萬。在仁川機場免稅店購物時,30多名店員聚集上來,他最後隻能“落荒而逃”。從多哈短池世錦賽回到北京後,當天轉機回上海,“粉絲”扛著專業相機,與他同乘班機,從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一路隨行。這種“追飛機”的待遇以往多是韓國偶像才會遇到的。

在寧澤濤一舉成名後,身為超級粉絲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還進行了一番規勸,“帥、成績好、有當年偶像波波夫的潛質,希望別胡來,隊裏或者經紀人能夠為他長遠規劃,絕對要比過一些演藝明星!”

與教練母子般的情感

在天壇南公寓,濕滑的地麵讓光腳的葉瑾突然失去平衡,後腦勺撞向水泥階梯的角上,鮮血直流。

接到教練的電話後,寧澤濤眼淚奪眶而出。他幾乎是大喊著:“葉練,您先自己包紮好,我馬上就到。”

在從康複中心前往南公寓的路上,他展示了自己在百米自由泳領域的果斷和清晰的判斷力:他第一時間聯係隊醫,讓後者立即趕往宿舍;自己上網搜最近的醫院,並同時叫了一輛出租車到樓下,隨後攙扶著教練下樓。

到了醫院,他又完成了住院、登記、繳費等一係列瑣碎的工作,直到陪同人員趕到。葉瑾反複說:“明天還有訓練,你必須趕緊離去,”他才放棄晚上守候教練的念頭。

這次意外,隻是他和教練母子般情感的綜合折射。這對從苦水裏走出來(海軍基地號稱最差的基地)的組合,在很多特質上愈發趨近:低調,勤勉,大局觀。這些在寧澤濤成名之後可見分曉。

亞運會後,葉瑾對寧澤濤的一些軍事化管理進行了變通。比如,讓寧澤濤擁有了自己的電腦(但他會準時在周二、周四或周末使用後上交),也會按時在晚上9點前上交手機。寧澤濤和葉瑾的公寓正對門,但他每次都是恭敬地將手機放在門口,後來又改放在門外的桌麵上。

這代表了一種信任和姿態——盡管風雲變幻,我依然如故。這一點,有不少的佐證。

寧澤濤數次隨隊活動後返滬,葉瑾因忙於其他事務,隻是委派助理教練前往機場迎接。但回來後,身體疲勞的寧澤濤還是出現在教練宿舍,報了平安。其實不管多晚至少要短信報平安,早已在師徒間約定俗成。

還有一次,隊伍內部會議。葉瑾、教練齊暉端坐中間,旁邊空著一個位置。其他隊員或坐在床沿,或者倚靠沙發背麵,沒人敢觸碰那個位置。有人提議稍晚到的寧澤濤去坐那個位置,但他徑直走向房間的暖氣片邊。會議開了兩個小時,他就這樣靠了兩小時。

這也是他的精明之處。他在用自己的身體語言提醒大家自己沒有忘本,而且,他也不希望給大家教練過於照顧自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