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迷眼中的093G型攻擊核潛艇(1 / 3)

軍迷眼中的093G型攻擊核潛艇

軍事

作者:張閩

前段時間,《全球防衛雜誌》刊登了一張中國新型潛艇的圖片,並稱其為中國第二代攻擊核潛艇(093型核潛艇)的最新改良型,外媒報道中所用名稱為093G型攻擊核潛艇。此消息一出,立即在軍迷中引起強烈反響,一時間“093G”這幾個字符成為各大軍事媒體搜索的熱點和談論的焦點,其也被冠以“航母殺手”、“深海暗鯊”等名號廣為流傳。那麼,093G型核潛艇的作戰效能到底如何?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核潛艇發展的軍迷,筆者談談自己眼中的“093G”。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093G”可能並不是官方的命名,但鑒於該名稱流傳甚廣,已被普遍接受,並且用其描述並不會產生歧義,所以本文使用“093G”指代這款我海軍新型核潛艇。要談093G作戰效能如何,先得從093型核潛艇說起。093型自立項之後一直處於高度保密之中,直到2007年中央電視台播出新型核潛艇入役授旗儀式的畫麵,才通過官方渠道證明了093型核潛艇的存在,然而其數據指標官方並沒有也不可能公布。據公開資料分析,093型核潛艇采用拉長水滴線型設計,采用成熟可靠的圍殼舵、錐尾、單軸單槳、尾十字舵形式的潛艇常規布局,水下排水量約6000噸(一說8000噸),下潛深度約400米,水下最大航速28~30節,配備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說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作為官方公開的最新一級攻擊核潛艇,相比091型,093型核潛艇在武器係統、動力係統、信息係統、噪聲控製、水聲探測水平等方麵都有長足進步。093G型是093型已知的最新改良之作,是對093型的繼承和發展,參考中國海軍裝備命名規律,隻有相對比較大的改動,才會在裝備型號上有所體現,比如052B、052C、052D級驅逐艦,即使同為一個係列,末位每換一個字母,代表的就是一次升級,一次作戰能力的提升。因此,“093G”雖然不是官方命名,能被稱作改進型,足見其性能應當也有相當幅度的增強。

戰鬥效能倍增器——垂直發射係統

根據外媒公布的圖片信息,從外觀上看,093G較之093艇身稍長,指揮台圍殼後部明顯隆起。外媒和軍事分析人士認為,增長和隆起的部分是為了容納新增加的垂直發射係統。攻擊核潛艇裝備垂直發射係統還算是新鮮事物,目前世界範圍內現役的攻擊核潛艇,隻有美國“洛杉磯”級688-I型、“弗吉尼亞”級以及俄羅斯“亞森”級上配有垂發係統。垂直發射係統對093G型作戰效能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垂發係統使093G具備了全向攻擊能力。在遂行對海上目標作戰任務時,潛艇不再需要將艇艏朝向敵人使之進入自己的射界,既減少了調整射擊角度需要的機動,降低了攻擊前被發現的危險,也使潛艇在完成攻擊任務後可以第一時間脫離戰鬥,提高了生存能力(用魚雷打擊時還是需要艇艏向敵)。其次,垂發係統使093G持續作戰能力提升。核潛艇理論上續航時間無限,在艇員身體狀況允許的條件下,補給一般隻出於補充彈藥和生活物資的需要。像093這類隻能通過魚雷管水平發射武器的攻擊核潛艇,一般魚雷、導彈、水雷總的彈藥總量在30枚以內,而093G配備的十數個垂直發射單元極大地擴充了潛艇的彈藥數量,使潛艇作業時間成倍增長。第三,垂發係統使093G火力運用效果顯著提高。通過魚雷發射管水平發射武器,需在上一枚魚雷(導彈)射出後才能發射下一枚,這種情況下,導彈隻能一枚一枚的飛向目標,比較容易被攔截,而且並不是每一具發射管都能發射導彈,單位時間內發揮的火力更受限製。垂直發射係統隻要條件允許可以同時發射多枚導彈,增加了火力密度,針對同一目標同時、多批次地攻擊,也會成倍增加敵方防禦難度,從而提高導彈突防成功率。最後,垂發係統使093G增強了遂行多樣化任務能力。據報道,093G的垂發係統除了可發射潛射反艦導彈外,還能發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這進一步強化了093G遂行防區外超視距遠程精確打擊與對陸攻擊的能力。而且垂發係統作為一個武器發射平台也為下一步可搭載的武器和設備提供了良好的擴展性,使093G具備遂行更多類型任務的可能。因此,稱垂直發射係統為攻擊核潛艇的“效能倍增器”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