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是點燃人生信念的火把,是照亮希望的燈塔。父母的鼓勵就是孩子心中最積極的力量來源,而且在父母的鼓勵中孩子會不斷地創造生命的奇跡,會更有勇氣張開翅膀,去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不要低估一句話的力量
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曾說過:“你可以有童年的遺憾,但你不能給孩子遺憾的童年;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能夠成為天才的父母!”這句話的教育意義讓我受益良多,所以在教育我的孩子和學生的過程中,我一直把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裏。
那怎樣才能給孩子一個不遺憾的童年呢?是給孩子優越的物質生活,還是給他各種新奇的玩具,甚至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願望?這些也許都是孩子童年的一部分,但絕不是給予孩子最正確、最重要的東西,唯有真誠地鼓勵孩子,從小建立起他的自信,才能讓他在以後的道路上走得順暢。
我的小女兒妮妮今年6歲,是一個比較害羞的小丫頭。一天,我從幼兒園接她回家,一路上小家夥都低著頭,眼晴裏一直強忍著淚水,我知道她一定是遇到了什麼事情,但是我沒有逼問。
“媽媽,我是不是長得一點兒也不可愛,很討人厭呢?”終於,女兒抬起一張楚楚可憐的小臉問我。
“當然不是,妮妮長得很可愛,而且總是喜歡幫助別人,小區裏的爺爺奶奶不是最喜歡妮妮了嗎?”我馬上溫和地笑著說。
“可是宋佳佳說我是個壞孩子!”女兒臉上受挫的神情讓我的心一緊。
接著我從女兒的口中得知,今天在幼兒園的時候,她不小心把佳佳最喜愛的芭比娃娃的裙子弄破了。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後,我馬上鼓勵女兒說:“妮妮是最棒的孩子,你可以重新為佳佳的芭比娃娃做一套漂亮的衣服送給她。”
“媽媽,我可以嗎?”女兒猶豫地問。
“妮妮當然可以,媽媽可以做你的後勤部長,你一定行的!”我再次鼓勵她。
幾天後,女兒興高采烈地對我說:“媽媽,佳佳說很喜歡我送給她娃娃的衣服,而且老師還表揚我了,說我是很聰明的小孩兒!”
看著女兒洋溢著自豪和快樂的小臉,我真慶幸當時不是簡單地買個玩具讓女兒賠給自己的朋友,因為那樣隻會讓她覺得自己闖了禍,父母可以幫她解決,而且已經造成的心靈傷害不但得不到治愈,反而像一種隱藏的惡性種子埋在孩子的心裏,對孩子以後的發展造成不好的影響。
孩子就像父母心中一棵正在發芽的幼苗,當你用鼓勵、賞識去對待你的孩子時,他就會變得積極和充滿自信,反之可能變得悲觀和自卑。我在一本心理雜誌上看過一個故事:
法官決定對一個死囚實施死刑。法官對死囚說:“我們決定用放血的方式對你執行死刑,你同意嗎?”囚犯沒有異議,於是獄警把死囚帶進一個小房間,等待的時候,死囚聽到隔壁醫生和護士的對話。
“醫生,準備幾個放血瓶?6個夠嗎?”護士問。
“不夠,至少8個!你知道這個人看起來比較高大!”醫生說。
一段時間後,護士走了進來,在這名死囚的手臂上用刀尖點了一下,然後再用一根細管子在他的手臂上放熱水。但是死囚並沒有看到,他隻是覺得自己身體裏的血在一點一滴地流逝,當熱水滴完3瓶的時候,他已經昏死過去了。滴到第5瓶的時候,死囚就已經沒有了呼吸,而且此時的死亡症狀和放血死亡症狀一模一樣,盡管這名死囚一滴血也沒有被放出來。
這個故事裏的死囚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他內心的一種恐懼暗示,正是這種暗示讓他被嚇死了。其實像這種暗示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而且小孩對大人的暗示往往特別敏感,一旦收到那些不好的暗示,他們就極容易變得自卑和消極,甚至怯懦和畏縮不前。所以,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給孩子那些負麵的暗示,而要給予他們正麵的暗示,並且是積極的、賞識的。
作為一個母親,我會針對自己孩子的性格,給予他們不同的鼓勵和讚賞,因為每個孩子身上所蘊藏的潛能是不一樣的,即使生活在相同家庭環境下的雙胞胎,他們所具有的天賦和聰明才智也是有差別的。
就拿我們家的兩個孩子來說吧,我兒子對籃球情有獨鍾,而女兒喜愛畫畫,兩個孩子一動一靜,有時候兒子打球回來,一身臭汗的就坐在沙發上,鞋子、衣服隨便一扔也不管了,女兒則把畫畫的顏料蹭得什麼地方都是,就連我剛買的白毛衣也沒有幸免於難。
但是我從不為此訓斥孩子,而是采用鼓勵的方法教導他們把自己製造的“後果”解決掉。比如,一次,兒子打完球回到家,又把自己的衣服亂扔,也不去衝澡,我對他說:“鑫鑫,今天戰果如何,進了幾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