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馬上對他說:“你當然可以去,因為我想你已經了解了湖水現在的高度,即使你一不小心掉進冰窟窿,也隻能到你的脖子處,最多被冷水凍一下,也不至於有生命危險!不過,有很多小朋友個子沒你高,滑冰的興趣卻比你還強烈,如果他們看到你們這些哥哥都敢去湖麵上,那麼他們就會模仿你們,到時候他們遇到危險,你說怎麼辦呢?”
兒子聽完我的話,坐在沙發上想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對我說:“媽,我知道怎麼做了!我現在有急事要去處理!”
看著兒子快速從家奔出的身影,我沒有再阻攔,因為我知道他一定有了自己的注意。
後來我了解到,鑫鑫和自己的同學組成了一個誌願小組,放學後輪流在人工湖邊巡邏,叮囑小朋友不要靠近湖麵。我還聽人說,他有一次竟大著膽子和幾名冬泳隊的人員砸冰遊泳,雖然他沒有告訴我,但我相信他從中得到的快樂一定比我想象的還要多。
我一直鼓勵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冒險精神”,這樣就相當於給了孩子很多的可能性,他們在自己的“冒險”樂園裏可以得到很多父母無法直接給予的東西,通過“冒險”可以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處理危險事情的能力,雖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可以通過父母的細心指導慢慢培養出來。所以,鼓勵孩子去冒險,給他一個打開世界的“冒險”樂園吧!
健康——鼓勵開出的“運動之花”
美國著名思想家愛默生說過一句話:“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我想大多數人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那就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掛在心上的,也是父母最希望給予孩子人生的第一份珍貴禮物。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首先就要從運動開始,通過不斷的運動,不但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同時也能鍛煉他們的意誌。
我沒生孩子之前不太愛運動,但後來讀過很多育兒方麵的書,從那些書裏我了解到要想從小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要讓孩子喜歡運動,喜歡運動的孩子性格都比較開朗,耐挫力強,即使遭遇痛苦的事情也可以通過運動發泄出來。
鑫鑫一歲多點的時候,我就慢慢陪著他一起運動,最常做的就是慢跑。等他長大一點,我又讓他接觸了很多運動項目,看孩子對哪一項特別感興趣,最後他選擇了籃球。但是我沒有想過讓他成為籃球明星,也沒有想過讓他成為運動全能,隻是純粹地希望他通過接觸不同的運動項目,鍛煉自己不同的能力,也從不同的運動項目中體會不同的樂趣。
現在,每個周末的時候,他還是會去遊泳館遊泳,有時間和朋友踢踢足球,他的棒球打得也很不錯。
其實,有很多運動父母都可以鼓勵自己的孩子去做,例如爬山、騎自行車、滑冰、打羽毛球等。有些運動可以讓孩子強身健體,有些運動可以鍛煉孩子身體的靈活性,有些運動可以增強孩子的毅力和耐力。
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乖乖地聽從父母的安排去參加運動,懶惰是每個人身體裏隱藏的不定期的“爆發因子”,一旦懶惰在孩子的心裏作祟,那麼不論父母使出多少招數,孩子都可以絞盡腦汁想出應付的辦法。那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又願意長期堅持下去呢?
網壇的傳奇人物克裏斯·埃沃特是這樣說的:“你不能光對孩子說運動多有意思,就希望孩子會喜歡運動,你要讓孩子們看到運動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和我的3個男孩兒一起玩球,還和他們一起遊泳。小家夥看到你進行體育鍛煉,他們就也想參加了。”
我非常讚同克裏斯的觀點,要想孩子熱愛運動,父母先要以身作則,小孩最初認識這個世界就是從模仿開始的,孩子對父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跟你學的!”
孩子能理直氣壯地說出“我是跟你學的!”說明父母的一切行為在他們眼裏就像一個固定模板,自己隻要向這個模板看齊,就相當於自身有了充足的理由去做某些事情。所以,父母的言行一直都在影響著孩子。既然是這樣,父母們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行為呢?父母要用自己的運動去帶動孩子的運動,從而達到讓孩子鍛煉身體的目的,而且這種方法有效而又快捷。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她和我一樣一開始並不喜愛運動,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她開始雷打不動地帶著孩子鍛煉身體,她的女兒圓圓很喜愛跆拳道,但是因為孩子很小,做事情沒有常性,每次都是去了幾天跆拳道館就回來了,過一段時間因為喜歡又去了,反反複複地折騰,一段時間下來,把我這位朋友搞得身心俱疲,心情也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