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什麼水養什麼魚,讚美出孩子的優秀品質(4)(1 / 3)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麵鏡子,他的眼睛裏可以照出父母的一切言行,當你用鼓勵和讚美去理解自己的孩子時,他也會給你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努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麵給你看。

站在最美的角度讚美孩子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讚美,但並不是每一個讚美都能得到孩子的認同和接受,這就需要我們在讚美孩子的時候,選擇讚美的角度和讚美的方法要到位。

讚美孩子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它必須要你用心去組織去說,假如你對孩子的讚美不當,就如隔靴搔癢般起不到任何作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角色定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你可以是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有時你可以作為他的朋友,有時你還可以站在一個陌生人或者旁觀者的角度,去幫助他分析和解決一些難題。

妮妮一直都是個很乖的孩子,我很少見到她發脾氣或者任性撒嬌,但是有一段時間,她變得有些反常。從幼兒園回到家的時候,她開始變得有些任性,而那一段時間正是我工作最忙的時候,要準備學生的考試,所以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給了我的工作,對孩子的照顧就少了很多。

有一次,我正在整理第二天要用的資料,妮妮突然跑進我的書房,抱著我的腿撒嬌:“媽媽,我要吃果凍,你去給我買,好不好?”

我一邊繼續忙著,一邊對女兒說:“妮妮乖,媽媽正在忙,你等哥哥或者爸爸回來帶你去買,好不好?”

“不嘛,我就要媽媽陪我去買,現在就去!”女兒執拗地說。

“妮妮再這樣的話,媽媽要生氣了!”我本來就心情不太好,被女兒這樣一鬧,口氣就變得嚴厲些。

女兒一聽,委屈地跑了出去。我以為小孩像這樣的情況一會兒就好,給她買點好吃的哄哄她就可以了,所以也就沒放在心上。

接下來的幾天,我也沒太注意女兒的情緒,直到愛人非常嚴肅地和我進行了一場談話,我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妮妮這幾天情緒反常,你知道為什麼嗎?”愛人問我。

我搖搖頭,愛人這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我,原來妮妮在幼兒園聽小朋友講,檢測媽媽愛不愛自己,就看媽媽答不答應自己的要求,再加上這一段時間我本來就有點忽視了女兒,她才會認為我不愛她了。

吃晚飯的時候,我一直想盡辦法讓自己和女兒變得親密起來,但是妮妮好像一直在躲我,對於我給她的表揚和稱讚,好像沒有之前那麼欣喜了。

吃過飯之後,兒子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媽媽,你幹嘛有事沒事總表揚妮妮,她都快被你嚇到了!”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選擇讚美女兒的角度錯了,現在女兒的心裏對母親已經有了一個小疙瘩,我如果繼續以一個長者或者母親的身份稱讚女兒,女兒心裏產生的也隻是對我的敬畏,而不再是親密。

長此以往下去,女兒都會用一種仰視的角度看我,她或許會認為媽媽對“我”的表揚,隻是因為自己做得很對做得很好,而不是因為媽媽愛“我”。晚上,我讓女兒和我一起睡,她睡覺前有聽故事的習慣,但是我沒有給她拿出故事書講故事,而是拿出了我小時候的一本相冊,那裏都是我小時候的照片。

妮妮感到很新奇,她沒想到可以看到媽媽小時候的樣子,所以變得很興奮,我一邊讓女兒翻看著相冊,一邊給她講我小時候的趣事,而且我總是有意無意地把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和她的事情聯係在一起,然後稱讚女兒比我做得好。

女兒很快把我當成了她的朋友,還熱心地幫我出主意,說小時候的我應該怎樣做就不會犯錯誤了等。

最後,我問女兒:“妮妮,外婆愛不愛妮妮?”

女兒兩手比劃著說:“愛,外婆很愛很愛妮妮!”

我抱緊女兒說:“媽媽也很愛很愛妮妮,對不起,那天媽媽不應該生氣。”

女兒馬上歉疚地說:“媽媽,是妮妮不乖,不應該在媽媽忙的時候還去煩媽媽。”

“那我們和好了?”我笑著看向女兒。

女兒點點頭,笑了。

通過和女兒的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小孩的心其實真的很敏感也很脆弱,但也很快能愈合,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並試著去揣摩孩子心中的想法,然後想出最合適的方法去解決。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所以父母必須選擇一個最合適的角度去稱讚孩子,理解和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都想成跟我們一樣,是能夠自己思考並想出辦法解決問題的,他們對具體事物的認知都非常單純,也很容易走進死角,如果沒有父母的引領,他們很可能就走不出來。但是父母用什麼辦法讓孩子心甘情願地跟著你走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