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危機(1 / 2)

雨依舊沒有停下的趨勢,淅淅瀝瀝纏纏綿綿,熙承的車隊緩緩走出廣順城,那幾百匪寇熙承隻留下了一百人,其餘的人熙承替他們抹去罪名,讓他們重新回到自己家園贍養父母做回良民。

如今隊伍大約有四百多人,石驚雲,丁瓊,田陽昇早已冰釋前嫌,現在三人並騎,正有說有笑的談論著。

熙承緩緩放下車簾幕,與輕舞說起家常來,也了解了輕舞一些詳細的身世,自是唏噓不已,突然車突然停了下來。

石驚雲來到車旁道:“王爺,前方出現大量流民,特來請示。”

“哦?前去打探清楚,看前方州府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熙承命令道。

熙承幹脆走下馬車等待驚雲的消息,石驚雲帶著一幹侍衛迎上流民群體,迎麵的流民看到有官軍到來,反而加快速度向這邊跑來,待靠近石驚雲等全都泣涕求驚雲為他們做主,轉眼間道路上已經跪滿了流民。

石驚雲扶起就近一位老者溫言道:“老人家把事情給我們如實講清楚了,我等自會為你等做主。”

老者顫巍巍的站起身,問道:“不知將軍何處而來,何處而去。”

石驚雲一時摸不到頭腦,還是如實道:“我等從武安都城而來,護送當今晉王殿下出使西鮮於,路經此處。”

老者麵色一喜道:“可是當今聖上親弟,看來我等有救了。”

進而老者轉身激動道:“鄉親們,前麵是晉王殿下的車架,我等有救了,快來,快來給晉王殿下行禮。”

聞言,流民全都蜂擁而上,想走到熙承跟前去,石驚雲惱怒道:“老人家還未將事情說清楚,不得靠近殿下。”

說完拔刀而出,四周侍衛也全都白刃相向,這陣勢著實將還想蜂擁的流民嚇壞了,連忙磕頭認錯。

此時熙承走到石驚雲身旁扶起身邊老人道:“老人家有何苦楚不妨直言,我一定為你等做主。”

老者緩緩將手伸往胸口衣服裏,石驚雲立即拔出刀刃道:“王爺小心。”熙承揮手製止,卻見老者並未被嚇著,從懷中掏出一卷布帛,隱約可從外麵看到些須墨痕。

老者開口道“我等本山南西道充州人氏,近日官府又下發征收稅賦的文書,可是我等剛剛交過秋稅不久,家中食物勉強能果腹,催官說是朝廷需要平叛所耗甚大讓我們每家再出二石穀物,朝廷連連用兵我等也是知曉的,然而若是要去那二石活口糧,不是要將我們往死路上逼嗎?”

老者緩緩氣接著道:“如今秋收將至,卻連連陰雨,並未有晴天,若是再過六七日秋雨仍不見停,今年的辛苦恐又會成一灘泡影,如何交得起賦稅錢糧啊。”語畢老者用衣袖抹去眼中淚痕。四周流民也涕淚應和。

熙承眉頭一鄒開口道:“陛下親政以來並未有頒布增收賦稅的條例啊,即使連連用兵也皆出自內帑,何以你們要連續交稅呢?”

“王爺明鑒,我等之中也不乏有識之士,當我們向官府申請看下朝廷公文時,州官百般阻撓,甚至從山南西道節度使那裏調來大量兵馬對我們進行鎮壓,後來幹脆明搶征稅,反抗之人俱受到屠戮,可憐我那小兒由於抱著最後一袋米糧不肯交出,卻被那幫畜生活活捅死。”老者聲淚俱下的說道。

熙承聽後大為憤怒道:“此舉與強盜何異,可知山南西道節度使是誰?”

石驚雲想了片刻道:“若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前成德軍節度使餘子成,據說先帝在時他單騎嚇退過奚族五千追兵,有萬夫不當之勇,先帝先後令他出任多個藩鎮節度,前日陛下令他徙鎮山南西道,為的是隨時支援西北軍。”

“此事必有貓膩,絕不是簡單地縱兵搶掠那麼簡單,一定要徹查清楚。”熙承緩緩開口道。

熙承令人持自己印信將流民帶往廣順先行安置,緊接著將石驚雲一幹人等叫到自己身邊商量起對策。

石驚雲勸諫道:“王爺還是盡早趕往西鮮於為妙,不然逾期會被梁超抓住話實,於王爺不利!”

“唉!皇兄此次授我西南經略安撫副使,掌一路軍政民事,遇這麼大的事豈可置之不理?”稚嫩的聲音穿在眾人耳中卻不顯得稚嫩,反令人心中充滿敬意。

熙承回道車內拿出老者所呈征稅布帛,思前想後還是覺得就此不管實在過意不下,便將丁瓊叫來,讓他前往山南西道所治唐州打探事情原委,自己率隊伍繼續向與符彥卿約好的彙合點青州進發。

曆經七日的晝夜兼程,符彥卿率先到達率青州,在當地官員的接待下安頓下來,等候熙承的到來。

兩日後熙承終於姍姍來遲,符彥卿聽聞晉王已至,趕忙帶人出城迎接,見麵後兩人相互說了說沿途經曆,當符彥卿聽聞途中晉王遭到刺殺的時候,勃然大怒,保證將會協助熙承徹查此事,又說道流民問題,符彥卿先是一驚,接著麵露思慮神色,繼而一拍桌子道:“不好,餘子成恐有圖謀荊楚隴蜀之地的打算,我們宜派人迅速把消息傳到京城,不能讓其坐大,恐又釀成一強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