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登基(1 / 2)

涼永平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何熙承即位於何熙韜靈前,改元至和,尊何熙韜為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簡孝皇帝,廟號仁宗是為涼簡文帝。

王彥召率百官進謁,翰林院大學士張憲通宣讀承位詔書道:

嗟呼!自昔周室播遷,天下喪亂,四海不一,戰爭相尋,生靈塗炭,我太祖太武皇帝欽明文思,振民育德,皇靈眷命,奄有四海,天下大勢,孝哀始亂,高宗道武皇帝撥亂反正,重懸三象,爾來二百又五十八載,哀呼吾簡文皇帝………………………………………………………………

…………………………………………………………………………………………………………………………君人之義,在事必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今晉王熙承地居上嗣,仁孝著聞,內外群官,當相與同心戮力,共治天下。

讀罷,符靈韻緩緩為何熙承帶上純金平冕開口道:“以後陛下就是這天下之主,切不可負先帝所托,中興大涼。”

“皇嫂放心,熙承定當竭力完成皇兄心願。”語罷,隻聽群臣山呼萬歲,由於此次王彥召有定策之功,故而拜為太尉,王湛之則代替原梁驕的官銜是為禦林軍都統製。

熙承監國那幾日對梁黨進行了徹底的大清洗,除卻逃跑的,梁黨基本被誅殆盡,朝堂頓時一空,故而文武百官按秩升兩階。

正午,何熙承禦承德殿,接受四方朝賀。

“東鮮於國主姚芊芊獻玉麒麟一對,祝大涼皇帝萬壽無疆,願東鮮於與大涼永結兄弟之誼。

大長和之主段和進獻南海玉璧一對,願大涼皇帝陛下千秋萬代…………。”

禮部官員認真宣讀著各邦國的賀詞,並予以回禮。

這時隻聽外麵一陣躁動,熙承眉頭一鄒,朝外麵望去,俄而隻見一身著北齊皇室袞服,神態傲慢的少年,帶著數人闖了進來。

“大膽,來者何人?擅闖承德殿可是死罪。”石驚雲大喝一聲道。

“嗬嗬,這難道就是貴國的待客之道嗎?”來著傲聲道。

“來者可是齊國七皇子蕭逸?”隻見王彥召走上前和聲問道。

“正是蕭某,我受父命前來貴國參加陛下的登基大禮,不想貴國竟行如此待客之道。”齊國七皇子神色倨傲道。

“哦?若是皇侄真的隻是單純的前來道賀,叔父自然歡迎之至。”一直高坐龍床,沒開口的熙承朗聲道。

“什麼?你叫我皇侄?”蕭逸一臉憤怒的望著熙承道。

“大涼與大齊自我道宗皇帝始便約為兄弟之國,而今貴國皇子來此,自然要叫我一聲叔父咯。”熙承笑著道。

聽完熙承所言,滿座各邦國來使和朝廷官員哄堂大笑。

“你……你逞口舌便宜。”蕭逸麵頰通紅,指著熙承道。

“皇侄不是前來道賀的嗎?為何我到現在都沒看到你的誠意?是何道理,乃父就是讓你如此來道賀的?”熙承神色一板,對著這個年齡大不了自己多少的少年道。

就在蕭逸氣急的時候,一直跟在他身後的一個老者上前道:“當初道宗皇帝與我主約為兄弟之國,是為平輩,今貴國先帝新喪,論輩分陛下當稱我主為叔父。”

“哼!我想貴使搞錯了吧,先帝與我皇是同胞兄弟,弟承兄祚,怎麼到你那邊輩分就降下來了,難道七皇子還需要叫你哥哥皇叔不成?”王凱走上前哂笑道。

“你……你們,欺人太甚,待回國我定當稟明我主貴國是如何怠慢我大齊來使的,屆時兵戎相見,陛下覺得在這所逞的口舌之快還值得嗎?”隻見老者神色再次變得傲慢道。

“孰是孰非,各國來使皆在此處看得很真切,難不成你是在懷疑在坐眾人的眼神嗎?”熙承大袖一揮,高聲道。

隻見老者幾乎一個踉蹌,頓時啞口無言。

“若是你主是要蓄意挑起兩國邊境已經熄滅數十年的烽火,那朕無話可說。”隻見熙承絲毫不講情麵道。

“唉!陛下終歸是太年輕了,如今我大涼內憂外患,那還得罪得起齊國這個北方霸主。”隻見王彥召小聲對站在身邊的範清竊竊私語道。

“太尉大人所言不虛,隻是齊國來使做的太過了,竟然在我主登基大禮之上耀武揚威,若是不給他點顏色瞧瞧。那我大涼可就真的無顏在眾邦國之間立足了。”範清回答道。

王彥召輕歎一聲,搖了搖頭並沒有繼續說什麼。

“大涼新即位的皇帝果然不同一般,才如此年齡竟然如此老成,絲毫不給齊國來使的麵子。”以番邦來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