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親征(七)(1 / 2)

福寧殿內熙承仔細打量這眼前這位大涼唯一靠得住的皇室宗親開口道:“皇叔一路奔波,定是疲憊不堪吧!”

“蒙陛下關愛,不覺得疲憊,隻是陛下突然召臣入京,倒是始料未及的事情。”何勇恭聲道。

“那就好,自從皇兄去後,朕頓覺朝堂之上無至親之人,有時想拿個主意也難找一個人商量。”熙承歎了口氣道。

“唉!臣在淮東亦是時時憂心著朝政,無奈兩淮、河中、河內局勢複雜,臣應付起來也是捉襟見肘。”安王同樣歎氣道。

“皇叔想來已經知道朕此次召你入京的目的了吧。”熙承負手而立,緩緩道。

“臣已經知道了!”安王恭聲道。

“哦?我以為皇叔會像那些朝臣一樣極力勸諫一番呢,不想皇叔竟然到現在隻字未提。”熙承略帶驚訝道。

“陛下既然都已經開口了,想來內心已經做好了打算,臣多說無益,況且如今魏主親征,要想再氣勢上蓋過魏軍,非陛下親征不可。”安王回答道。

“知我者,皇叔也!”熙承突然朗聲道。

“陛下聖明!隻是臣有一個憂慮……。”安王恭聲道。

“皇叔有何顧慮大可直言,朕聽著便是。”熙承和聲道。

“陛下親征,京城定然空虛,我擔心潞王、梁豫在此期間會做出一些昏頭的事情來。”安王一臉憂色道。

“皇叔所慮我也不是沒有想過,可是攘內必先安外,總不能眼睜睜的望著異族長驅直入,外族對我大涼造成的傷害可遠比國內這些割據勢力大得多啊!至於他們想要趁此爭這個位置,也不是我能阻止得了的,一切隻能等驅除北魏後才可定論。”熙承來回踱步,緩緩道。

“陛下!若是眾人皆有陛下這樣的胸襟抱負,又何愁我大涼不能再次中興?”隻見何勇跪下泣聲道。

“皇叔快快請起,所以此次召皇叔入京監國,這可是個苦差事!”熙承忙扶起何勇和聲道。

“臣定當竭盡所能,為陛下守住根本!”安王忙應承道。

“皇叔有些日子沒見到皇姐了吧,我已經派人去請皇姐過來了,一會你們父女二人好好地聊聊,皇姐心懷天下,武藝超群當真是我大涼的女巾幗啊!”熙承誇讚道。

“多謝陛下,是有好些日子沒見到念兒了,甚是想念!”何勇坦誠道,冷寂的神色卻掩飾不住那流露出的愛女心切。

此時,天寒地凍的北方。魏軍營地。

“陛下!大雪已經連下三日不見停歇,若是繼續耗下去,對我軍可是極為不利。”賀蘭達恭敬地望著眼前這個麵色沉靜的君主,憂聲道。

“再等等,若是現在撤軍,前麵所做的可就功虧一簣了。”元嵩負手立於帳外,看著眼前飄落不止的雪花道。

“可是軍中糧草告急,積雪太深,國內糧草無法按時送達,況且年關將至,將士們思鄉之情日切,這於我軍來說可是致命的!”賀蘭達繼續勸諫道。

“哼!這才幾天你們就慌了陣腳,難道忘記我們鮮卑祖先是如何在在那麼嚴寒困苦的條件下生存下來,並建立起我如今的大魏,我看你們如今是一個個墮落起來了!”元嵩冷哼一聲斥責道。

“可是……。”賀蘭達正欲繼續說下去。

“好了,朕知道你想說什麼,此次南下的目的其實不僅僅在於奪回十二州,我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將我大鮮卑將士的野性激起來,如今大涼不足慮,可慮的是西邊的齊國,這些年來我們與齊國的戰事頻頻,卻屢戰屢敗,朕思前想後,才發現,自從我朝馮太後改製後,全方麵學習南朝,早已經將我們昔日馳騁草原,戰無不勝的鮮卑將士血性磨去了。”元嵩惱聲道。

“陛下遠見,非下臣可比,下臣知錯!”隻見賀蘭達恭敬道。

“將軍能明白就好,何況朕怎麼會拿我魏國將士的性命開玩笑,這風雪最多再有兩日便停歇了,雪後天氣必然更加寒冷,南朝將士畏寒,我們正可趁此機會一舉攻克十二州,達到此行目的,與如此大好時機相比,少過一次年又算得了什麼呢?”元嵩正聲道。

“隻是聽聞涼朝的小皇帝準備禦駕親征,陛下覺得會不會衍生出變故。”賀蘭達小心問道。

“嗬嗬,如此稚兒親征倒是令我著實大吃了一驚,我對這個涼朝小皇帝著實產生了一些興趣。”元嵩不置可否笑著道。

“我也覺得可不思議,但是這個小皇帝好像著實不簡單,據說簡文帝對他一直是刮目相看,在他當上晉王之時便派他出使西鮮於,竟然成功解決了大涼西南邊患,回京後承襲大統,對梁黨大肆誅殺,手段極為果斷血腥,怎麼看都不似一小兒所為。”賀蘭達一臉不可置信道。

“哼!這個朕自然清楚,若是再給他幾年時間,朕或許會對他好好審視一番,不過如今大涼風雨飄搖,即使聖人出來也難以挽救他的頹勢,大涼氣數已盡,此等小兒再有能耐又能如何,此次交兵我定然親手手刃他。”元嵩冷酷的麵容閃過一絲陰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