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2)(2 / 3)

首先,如果孩子有嘲笑別人的行為,媽媽應該及時製止,並告訴孩子不要隻盯著別人的缺點看,應該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同時,也要注意檢查自己的行為。

其次,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優越,也不要過分地寵愛孩子,要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或帶孩子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影片等,讓孩子從中知道自己的幸福來之不易。

最後,在表揚孩子時應該做到適度誇獎,教育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擺脫自我意識,多給孩子幫助別人的機會。這些都有助於完善孩子的個性,使孩子健康地成長。

媽媽也應該向孩子學習

一個孩子在家裏看了一本關於旅遊的雜誌後,對做家務的媽媽說:“我過幾天準備到日本旅遊了。”媽媽沒有理他。

“媽媽,你不覺得我很勇敢嗎?為什麼不說話呢?”

媽媽說:“世界上的事並不單是勇敢就能辦到,你說的這件事不止需要勇敢,還需要錢。”

孩子對媽媽說:“這本雜誌上麵有一個征文比賽的通知,冠軍可以免費到日本去旅遊,我準備投稿。”於是孩子把這篇內容擺在媽媽麵前。

媽媽仍然沒有回過頭看一眼,而是對孩子說:“關於征文中提到的內容,你知道多少呢?冠軍隻有一個,競爭太過激烈了,你還是好好看自己的書吧,別想那麼多不現實的東西。”

“可是我有許多關於征文內容的新鮮想法,也許雜誌社會接納呢……”孩子繼續說著他異想天開的話,媽媽繼續做著家務,對孩子的話題一點都不在意,隻對孩子淡淡地說了一句:“隨便你怎麼想吧,不過你要記住,現在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與其胡思亂想不如把精力用在學習上。”

之後,媽媽也沒有注意孩子每天都在忙些什麼,等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突然告訴媽媽他要去日本了。

在成年人看來不現實的事情,異想天開的孩子卻將它實現了。

其實,在孩子身上有許多值得成年人學習的地方,比如他們的自主意識比較強,而且接受新事物比成年人快,還具有很強的道德觀念等。在生活中有許多時候,孩子的做法或者想法都足以讓成年人汗顏,比如在公交車上,孩子會主動給老年人讓座,而很多成年人卻無動於衷。所以媽媽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學習孩子身上的一些優點。

然而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有些難度。放下做媽媽的架子向孩子學習,會讓很多媽媽都覺得難以接受。隻有當媽媽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地向孩子學習。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媽媽需要告訴孩子“媽媽應該向你學習”,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得到了媽媽的肯定,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鼓舞,他們會在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媽媽要想教育好孩子,就需要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並且虛心向孩子學習。

別忘培養孩子合群意識

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是離不開和他人交往的,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也同樣離不開環境的影響。隻有當孩子融入到集體之中,他們才能感覺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滿足,他們的一些煩惱才能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得到緩解,才能自覺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社會的需求,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怎樣生活。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於是媽媽對孩子的保護總有些過頭,使孩子的生活受到種種限製,甚至讓他們失去了和同齡人交流的機會。孩子經常不和別人交往,會產生一種孤獨感,進而引發一些心理問題。因此,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給孩子自由,並注意培養孩子的合群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