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需要正能量
卷首開言
作者:胡濤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需要培植正能量,首先需要教師具有正能量,並且在課堂及生活中積極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培植學生的正能量,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教育,這樣的教師才是真教師。傳遞正能量,教師必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與充實,通過各種方式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
育人有本:站穩三個位,培育正能量
作為教師,“明白培養什麼樣的人”很重要。教師,站在學生前麵,就是方向,就要起到引領、示範、榜樣、旗幟的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體魄;站在學生後麵,就是助力,就要起到助推、幫扶作用,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自信,全麵發展,為他們終身幸福奠基;站在學生旁邊,就是守護,就要起到觀察者、旁觀者、診斷者、守護者的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去幫助解決問題,讓學生健康幸福快樂成長。
因此,教師要努力站穩“三位”,即站在學生的前方、後方和旁邊。教師站在學生的前方,本身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教師走進課堂,麵對學生,要為學生的學習注入情趣、動力、策略,讓學生樂學、會學,從而把握學科特質,給學生“語用”的源泉;提升活動品質,給學生“樂學”的源泉;鍛造教學氣質,給學生“審美”的源泉。站在學生的後方,用發展的、係統的眼光來看待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促其奮起。教師站在學生的旁邊,通過耐心地提示、糾偏、校正,將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航向上來。
為人有品:牢記五善於,提升正能量
善於學習。一個好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一名優秀教師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持之以恒地讀書學習,不斷補充知識能量,並且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的結果。
善於思考。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學會教學反思,能讓我們理性思考問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他可能永遠隻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
善於實踐。在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學中用”、“用中學”、“學中研”,也就是要結合自己的工作不斷學習、實踐、研究。
善於總結。教師要善於總結教學得失,由此全麵、係統地了解以往的教學工作情況。隻有正確認識以往工作中的優缺點,才可以明確下一步教學的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
善於創新。教師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審視者、反思者、繼承者,如果我們還抱著舊傳統、老觀念不放,勢必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勢必不能適應教育環境的變化。(原文有刪減)
摘自《中國教師報》2013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