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與學生能力培養之我見
視點·動態
作者:張劼春
摘 要:激勵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的基礎在於教育,筆者認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十分重要,可以通過質疑、尋疑,創設問題情境,開展研究性學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使創新培養落於實處。
關鍵詞:創新 情境 研究型學習 教學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新課程理念倡導培養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教育的本質是培養知識結構合理、智能結構良好、個性特征積極的創新型人才。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
一、巧妙質疑,主動尋疑
1.在質疑的預設中生發創新的火種
“學貴有疑。”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擁有創新能力的人必須具備敢於質疑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教師們要善於激發學生質疑問難,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記得一篇文章:一位教授在授課的時候端著一個容器,裏麵盛滿了液體,教授說今天要進行“品嚐尿液的實驗”,教授首先自己用手指伸入溶液,然後嚐了嚐,並作出很難受的表情。接著要求學生也同樣效仿,大家很不情願的照著做了。其中,隻有一個同學沒有做,老師問他問什麼不去照做,他說出了實情,因為他觀察到教授伸進液體裏的是中指,吮吸的卻是食指。全班一片嘩然,教授更說出了令人意外的結果,液體不是尿液而是紅糖水,教授表揚了那個同學,教授用了一個創新的小實驗證明了質疑的重要性。
2.在尋疑中迸發智慧的力量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校應該成為學生思考的王國”,尋疑是學生思考並主動尋找問題的過程。教師要注意引導,讓學生樂於尋疑。尋找疑問其實就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探究意識,就要轉變觀念,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在學習中積極地尋找疑問,在尋找疑問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擺脫盲從,尋找自我的過程。在前麵的“品嚐尿液的實驗”中那個不盲從的學生用自己善於觀察尋疑的精神來萌芽創新思維。
二、創設問題情境,挖掘創新潛能
通過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創新的欲望和激情,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挖掘學生創造潛能,使學生進入思維、探究的最佳狀態。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始終。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根據情境講個小故事,做個小遊戲,來個小表演,使疲乏的學生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的狀態。除此以外,為了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還可以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在重難點位置上巧妙設計討論、分析、辯解的問題,做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學習研討,表達自己與他人的不同看法。這樣學生敢想、敢說、敢寫、敢於標新立異,使學生們的思維始終處於自由靈活、不受拘束的良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