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小組合作”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1 / 2)

淺談“小組合作”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管理·信息

作者:李雪飛

新課程倡導小組合作,這一舉措突出了學生的主導性、組織性,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效率。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共同的事業,共同的鬥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有效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因素,會在班級內形成團結合作、合理競爭的局麵。

一、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科學分配小組

小組如何劃分,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和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定。以下兩種方法可供參考:

A.將班級的成員按照成績分為四類:優、良、合格、學困。每一類學生一人,組成四人小組。

這樣的劃分方法使各小組內成績均勻,簡化了之後的小組競爭方法。

B.把班級內成績相當的同學組成四人小組。這樣的劃分使得小組內的成員成績相當,不會給成績差的學生造成巨大精神壓力。但組與組之間的成績相差較大,在小組競賽機製上則需要細化。

科學的方法才會行之有效,所以我們在小組分配問題上要做到考慮周全,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要求組內成員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坦誠相待。

二、民主選舉組長

“天下之權,惟民主是主。”民主使得每個人成為主宰。小組內民主選舉組長,不一定要成績最好的學生,一定要大家最信服、做事最認真的學生。組長可謂是小組內的靈魂,他的工作瑣碎,所以在選好組長後,班主任一定要給組長們作動員工作,激發學生的責任感。與此同時要詳細布置工作,其工作範圍如下:

1.組織本組同學製定組內學習計劃。其中包括在校或離校後具體的學習方法、時間和本組內的自檢製度。

2.組長督促本組成員認真完成班級計劃、監督本組成員遵守班級規定。

3.組長認真填寫小組成績記錄欄,並及時將本組每周成績總彙交予評比小組。

4.對於不能積極配合小組工作和違反班級規章製度的同學,要監督其寫心理病曆,並及時記入班級檔案。

5.每天寫好組內學習、生活總結,便於在班會和家長會上發言。

小組內的團結、合作關鍵在於組長的領導。班主任要細致觀察組長的工作狀況,對於有問題的小組,要及時給予方法指導。否則小組合作便流於形式,失去積極意義。

三、小組合作在學習中的應用

麵對班容量較大這一教學環境,我們教師總會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在這一情況下,最好的方法便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他們的學習才會更有效率,收獲會更多。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隻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的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運用方法很重要。我們要在有的放矢的基礎上充分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嚐試將各類學習任務交給學習小組完成,認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一些通過學生自學便可學習的課文,由組長組織本組同學自學。可討論、可借助參考書,但教師要給出明確的學習任務。自學結束後,通過測驗檢測每組學習效果,成績優秀的小組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