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的體育興趣激發
教學·教研
作者:孫克力
興趣是人類認識、探索某種事物或者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學習的基礎和動力。學生對體育課是不是感興趣不僅直接關係到體育課的教學效果,而且還影響到他們從事體育運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一、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興趣為先決條件,要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濃厚興趣,教師必須選擇一些趣味性強,有創新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狀態下學習,將會產生觀察力敏銳、想象力豐富、理解能力提高、完成任務的信心增強的效果,就會快樂的去接受學習,並反映出極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喜歡體育課,是否能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如果教師現在還是隻采用傳統“講解—示範—反複練習”的老式教學模式來教學,必然使學生感到乏味,不利於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體育教師應努力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創新教學方法,善於運用正確生動的語言和多樣的練習手段指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真正達到“導中學、趣中練”的教學效果。
二、興趣和愛好是學習積極性的來源
1.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隻有注意學習興趣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形成對體育的偏愛,才會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較大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體育學習的動力和主動性,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最終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2.適宜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步驟的合理運用是培養興趣的關鍵,上體育課時大多數學生希望能學會掌握正確的動作,因此“學得會”是使學生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如果學不好學不會便會喪失信心,也就無興趣可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些趣味性、競爭性、實用性強,易學易練的動作或項目來配合教學內容會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初中50米跑練習中就應注意練習的趣味性和多樣性,不可一遍又一遍的反複練習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而應抓住50米跑技術的關鍵,熟悉快速反應、起跑、起跑後的疾跑的動作要領,較多地安排與跑有關的遊戲,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反應速度、動作的協調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對跑的練習的興趣。這樣的遊戲活躍了課堂氣氛,人人都在參與運動,提高了練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習的興趣,產生了主動學習的熱情,在快樂的練習中為快速跑打下了基礎,自然而然的達到了課堂要求的練習密度和強度。
三、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區別對待,使受教育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提高和進步,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可缺少的手段。由於學生的體育基礎、身體素質水平、心理素質水平,對體育技術的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在體育教學培養興趣的過程中就要求教師根據不同的情況因材施教,製定不同的完成標準,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完成某一教學內容時,對於基礎好能力強,較快完成練習任務的學生來說,應及時給予肯定並提出改進與提高的更高要求,充分引導和發揮其特有的才能。基礎差一點的學生包括特殊體形的學生,由於他們怕自己的表現會被同學瞧不起,被笑話,怕老師指責,普遍缺乏練習興趣。但從內心來說,他們也希望自己有所進步,受人尊重,針對他們,教師除了降低要求、幫助鼓勵和耐心輔導外,還需根據其實際製定標準,滿足其願望與要求。我舉一個例子,例如:我在安排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測試內容時,尤其注意特殊體形的學生第一年的測試成績,並對其提出要求,隻需他們在後麵第二、三年的測試中每年成績都有提高我就都會給他們記錄“及格”,並且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找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優勢,樹立他們在同學中的形象,改變同學對他們不好的看法,這樣就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掉隊的失落感,從而提高了他們參與練習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信心。這樣的機會很多,隻要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認真對待,積極想辦法,會使我們的體育教學更加深入、更加完美,達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快樂學習、主動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