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構建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教學·教研
作者:楊豔麗
近幾年,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農村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已經被絕大多數數學教師認同和接受,並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實施,但是由於農村課堂教學的豐富性、複雜性,盡管理念的“種子”是種下了,可是如何用好的方法讓它“開花結果”卻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下麵,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談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一些想法。
一、精心備課,給學生學習搭建成長的平台
備課是我們教師的日常工作,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是教師鑽研教材,全麵把握教學內容,對教材內容的再創造過程,是落實教學理念,指導教學行為的預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前提和保證。作為教師,如果不把教材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方法經過深思熟慮,了然於胸,她又怎能把課講得妙趣橫生,怎能為學生有效的學習,做好一切服務?
我認為作為一線教師備課要做到:一、潛心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確重難點,才能紮實備課,並有所創新;二、在課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學生身上,多去思考學生在課堂上需要什麼,怎樣做才能有利於他們各種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在備課時,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充分關注,分析學生已具有的思維能力與思維方式,使備課與學生的思維方式有效對接,才能保障課堂教學的高效;三、教師需要“改進備課方式”,注重預設與生成,以“學”定“教”,讓備課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盡小者大,積微者著”,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隻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鑽研教材、教法,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認真地、創造性地百科中去,“才能探索出一條有效備課”,實現高效課堂的新路。
二、靈活運用教學策略,給學生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
著名教育家讚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誌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學方法日新月異的今天,每位教師麵臨的最大問題是怎樣做才能讓學生高效地獲得新知,怎樣的教學策略才能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呢?
“施教之法,貴在啟導。”充分發揮教師“導”的作用是促進學生“學”的關鍵。為此,“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一切服從於“學”。作為教師,要著重於誘導,指導,引導,疏導,做到教法學法並重,才能使課堂教學得到優化,教學效率、效益和質量得到提高。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倡導和采用啟發式、活動式、問題解決式、嚐試式、“合作——達標”式、“MM教育方式”等教學方法和方式,讓全體學生通過動眼、動手、動腦,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法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使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數學地思考,學會創新,學會動手操作,學會學習。讓學生從“指導學習”向“獨立學習”“自主學習”過渡,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