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淺談(1 / 2)

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淺談

教學·教研

作者:宋玉華

摘 要:我國《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近年來,隨著初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的英語教師正在積極探索新的英語教學方法,確保新課標下英語語法教學的實用性。本文對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總結出了一套鮮明實用的教學理論。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英語 語法教學

一、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語法學習的必要性

一個人學習語言的目的是應用,是為了提高其交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而語法能力又是語言能力的基礎。初中階段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五個方麵的內容,分別是語音、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其中語法學習是提高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所以我國《英語課程標準》,將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規定為初中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由此可見,英語語法在整個學習英語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這也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英語語法學習是掌握英語的必要工具

負載語音的詞彙組合成語言並生成語句的方法,我們稱之為語法,它是一種規則,是對語言中用到的規則所做出的總結概括。從語法的定義看,語法是形成語言的基本要素,也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語法學習是使學生獲得語言內部結構的一般規則的最好途徑。語法學習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而是獲得語言能力的手段和方法,一個人要想有好的語言能力和語言技巧就必須具備相應的語法知識。

2.語法學習是發展運用語言重要前提

著名交際教學法奠基人維爾金斯認為:“語法是學習的中心,是保證表情達意的必要手段。”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為,語法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將接收到的語言分解成獨立的語言單位,從而有利於學生掌握基礎語法規則,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語言形式,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使英語學習變得更簡單、容易。

3.初中語法學習是後續學習英語的基礎

初中階段是英語語法知識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培養英語語言能力的初級階段。如果初中階段英語語法基礎知識學習得不夠紮實牢固,那麼在高中以及大學等後續的英語學習中,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及技能的發揮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初中階段英語語法的學習是整個英語學習曆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基本要求

1.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趣味性

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跟隨做筆記,然後課下教師督促學生去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 要提倡教師不斷創新語法知識教授方式。教師在教授中應盡量結合學生的年齡、認知能力及語言水平等多方麵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采用圖畫、幻燈片、表格等視覺性強的形式進行講授。例如,在講授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的語法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錄像資料來展示動作向學生講授說明。 通過趣味性較強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積極性,從而為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注重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最大的源動力”, 有了興趣,學習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想要學好英語語法,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以往教學中,學生隻是被動的接受,然後死記硬背,學習完全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使學生參與其中,將抽象的語法知識融入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語法知識時應該盡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並且經常鼓勵學生將最近身邊發生的事情運用學到的語法知識進行描述。例如,一方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觀看過的電視劇和動畫片等影像資料裏的精彩片斷用學到的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知識進行描述。另一方麵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經常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從中發現語法知識,與同學和教師展開討論。這些措施的采取,一方麵使學生擁有了選擇自己喜愛書籍的自由,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麵,也擴大了學生對語法的接觸範圍和頻率,有利於學生語法知識的加強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