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教學·教研
作者:於洪軍
摘 要:以全麵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學習為突破口,通過加強課堂教學,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課外活動的積極性,重視教學設計和處理好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關係幾方麵,更好地適應小學語文的新課改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應重視 問題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已正式進入了新課程改革。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也從學習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入手,逐步從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方麵明確了新的變化,並以全麵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學習為突破口。在教學方麵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嚐試,現在我就對小學語文課上應重視的幾個問題淺談看法。
一、加強課堂教學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的活動過程,學生是主體。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大目標。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授之以漁。
二、改進教學方法
課堂上教師的責任在於布置任務和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自覺的跟著你的問題走,讓他們對你的問題進行嚐試解決,相互討論、合作學習、主動質疑巧妙的布置任務,讓難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推進,教學方法也應不斷的更新,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結構、學習成績及學習風格利用“討論法”來優化組合,誌同道合的學生在一起討論,能夠暢所欲言,觀點容易一致,又能合作愉快,順利完成任務。“男生女生搭配”能激發個體的表現欲,又能引發學生侃侃而談,掀起學習討論高潮。“學習互補”的搭配在一起討論,能相互促進揚長補短,能提供綜合性的見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創造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更為強烈,所以這種教學方法既有利於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迅速而準確地由此及彼,去認識未知的概念,獲得新知識,擴大原有的知識範圍,也加深了原有的知識程度,這樣既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又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了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