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析經濟生活中的計算問題(1 / 2)

簡析經濟生活中的計算問題

教學·教研

作者:高繼紅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步伐不斷加快,高考特別是全國Ⅰ卷中經濟生活中的計算題類型豐富多變,涉及到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貨幣流通規律、彙率問題、存貸款利息、個人所得稅等計算問題。

一、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物價上漲率(通貨膨脹率)、紙幣貶值率的計算

例題:某國待售商品共有3000億件,如果商品售價平均每件為10元,本年度貨幣流通次數為3次。因受金融危機的衝擊,政府多發行2500億元該國貨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該國

(1)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為多少?

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商品的價格總額 / 貨幣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的數量價×價格水平)/貨幣的流通速度3000×10/3=10000

(2)紙幣發行量是多少?

10000+2500=12500

(3)當年物價上漲的幅度(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通貨膨脹率:多發行的貨幣與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

方法一:通貨膨脹率=紙幣發行量-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100%

12500-10000/10000×100%=25%

方法二:通貨膨脹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100%

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1+通貨膨脹率)

10×(1+25%)=12.5

通貨膨脹率=(12.5-10)×100%=25%

(4)當年貨幣貶值幅度是多少?

貨幣貶值幅度(率):紙幣超發部分與實際發行的貨幣量之比。

方法一:貨幣貶值幅度(率)=紙幣發行量-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紙幣發行量×100%

12500-10000/12500×100%=20%

方法二:貨幣貶值幅度(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現期物價水平×100%

(12.5-10)/12.5×100%=20%

(5)現在該商品的單價是多少?

注意:正比×、反比/、增加(1+ X%)、降低(1- X%)

方法一:通貨膨脹率X%與價格呈正比,現在商品的價格=商品原價×(1+ X%)

10×(1+25%)=12.5

方法二:貨幣貶值幅度與價格成反比,現在商品的價格=商品原價/(1- X%)10/(1-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