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語文“以趣入境”的詩詞教學方法探討(1 / 2)

初中語文“以趣入境”的詩詞教學方法探討

教學·教研

作者:李凱

摘 要:我國的古代詩詞最講究一個“意境”,而對於初中生來說,可能“意境”的概念稍微抽象了點,這就要求教師要懂得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詩歌意境,因此“以趣入境”就成為引導初中生感受詩歌美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詩歌內涵的重要方法。本文簡單論述“以趣入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初中詩歌教學中如何“以趣入境”。

關鍵詞:以趣入境 詩歌 意境 教學

詩詞的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化韻味,還能陶冶學生們的藝術情操。尤其是在初中語文新課標對學生詩歌鑒賞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教師們就更應該通過更加有趣入理的方法讓初中學生們對詩歌的領悟達到一個新的層次,而“以趣入境”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下文筆者將介紹“以趣入境”方法的重要意義,並闡述如何讓學生們“以趣入境”。

一、“以趣入境”詩詞教學法的重要作用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現在的初中生都是在現代文明的簇擁下成長的,對於一些精煉簡約的古代詩詞的遣詞造句可能都不甚理解,甚至有些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不以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為先導去指引學生,學生們就會覺得詩詞學習非常呆板深奧。但是如果教師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結合詩詞的韻律與意境,通過詩歌繪畫等藝術表現形式來導入詩詞教學,學生們自然會領悟到詩詞的美,並且不自覺的就獲得了詩詞的意境與內涵,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詞的深意,也能讓學生們覺得詩詞的學習更像一次藝術的洗禮。在這樣的狀態下,初中學生們會更加自覺主動的進行古詩詞閱讀與習誦,因而也就可以不自覺的鞏固詩詞學習的課堂效果。

2.意境的感悟有助於學生對詩詞的理解

意境能很恰當地概括詩詞中的審美思想,從古至今,有許多人常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麵對“意境”進行探索。“意境”體現的是藝術美。在藝術創造、欣賞和批評中常常把“意境”作為衡量藝術美的一個標準。意境是客觀(生活、景物)與主觀(思想、感情)相熔鑄的產物。意境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一,是詩人感情與當時所處大環境相熔融的一種思想,教師們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讓學生體會意境,學生們可以依據自己體悟到的思想狀況來理解古詩詞,這樣不僅可以深入的理解詩詞的主旨,還能把詩詞當做曆史來讀,所以說意境的感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詞的核心思想。

二、“以趣入境”的實施策略

1.“以趣入境”要選擇好“趣”的載體

“以趣入境”是以學生的興趣樂趣所在為出發點的,可以采取歌唱、朗誦、繪畫、講故事之類的手段,但是也要結合具體的詩詞內容選取具體的方法,譬如“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詩歌就可以讓學生們先朗誦詩歌,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畫出一幅自己認為正確的畫麵,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們從詩歌中感受現實的能力,還能深入理解王維詩的主題。而學習柳永的詞,則可以用朗誦的方式讓同學們感受用詞用句以及韻律之美,而詩詞的朗誦則可以通過小組合唱比賽,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對詞的理解加入曲調唱出來,以加深對詞的主題理解。譬如,對《望江南》的學習,鼓勵學生對寫作背景進行自主了解,然後根據對詞主旨的把握,選用合適的調子合唱出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對詩詞學習更有熱情,還能讓學生們通過曲調的選擇把握詩詞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