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化學實驗教學 打造高效課堂
教學·教研
作者:田麗娟
摘 要:化學實驗在初中教學中成為學生學習的主導具有重要意義,而一些學校仍是形式主義的照著教材進行實驗教學。由此,可以通過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進,激發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其理解化學概念,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習知識,體會科學的實驗探究方法,使學生培養嚴謹的實驗科學態度,提高他們觀察、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實驗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化學實驗 改進 初中化學
新課標理念的大背景下,在初中的化學教學中實驗所占的地位愈來愈重要,作用也愈來愈明顯。實驗教學已經由傳統教學的輔助角色上升成主導化學教學的重要角色。
然而,一些學校至今仍然是在化學的實驗教學上泛泛而談,教師熱衷“講”、“畫”、“假說”實驗,學生隻能“聽”、“抄”、“想象”實驗,有違實驗的根本,使實驗變得單調乏味和形式主義。針對這類現象,應當在改進初中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做出一些新的嚐試,改進這種“照方抓藥”的教學模式。
一、驗證性的實驗變為探索性的試驗
初中的化學實驗教材大多數為驗證性的實驗, 應該改變這種傳統實驗教學模式, 要使學生能主動去操作和探索並獲得結論。如二氧化碳的製備與性質這一實驗演示,將其改為探索性的實驗,(1)選擇反應原料:讓學生預習並動手操作教材上的家庭小實驗,然後通過分組討論、合作探究以及老師點撥,得出一些學生很難想出的反應,例如鹽酸和碳酸鈉、濃硫酸和碳酸鈣等部分反應,由此確定其反應的原理。(2)提出“爭做小設計師”,依據實驗室製備二氧化碳原理設計發生裝置。通過小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並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氣體的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因素,之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據製取原理搞設計製取二氧化碳裝置的探究, 通過學生自己展示並介紹講解自己設計的裝置優點所在,老師對其設計進行點評並肯定其優點所在的活動形式,在探討中提高學生設計試驗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出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3)學生按自己的設計裝置製取並收集二氧化碳一瓶。(4)進行討論交流:①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的相同點和不同點,②歸納出確定實驗裝置的方法以及各類裝置進行檢查氣密性的方法。③可否用其他儀器代替裝置中的儀器。又如實驗室製氫氣時常用鋅與稀鹽酸或者稀硫酸製取,可不可以用其他金屬代替鋅或者稀酸改為濃酸呢?由此啟發學生的設計思路, 提醒學生該注意的安全事項,並讓學生分組分別進行不同的實驗探究, 記錄現象並在得出正確結論之後彙報本組結論給全體同學。還有許多教材中的實驗可以改成探索性的實驗。變驗證性的實驗為探究性的實驗活動, 成功地把老師從台前演員的角色轉化成幕後導演,不再隻能按劇本演戲,體現了其主導地位;學生也從觀眾變成了劇中主角,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以此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