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初探(1 / 2)

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初探

教學·教研

作者:張雪梅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在高考指揮棒和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新課程標準雖說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主體也被老師過多的講解代替,課後練習作業堆積如山,即所謂的“題海戰術”。這樣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老師上課覺得很累,學生聽著覺得更是累,往往就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最後導致學生不學。為此,筆者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將這幾年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成熟的教學觀點和做法與大家探討,取長補短,相互借鑒。

一、課前預習,以學定教

預習簡單地說就是預先學習,具體而言,是指在上課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的自主學習過程,是學習活動有效開展的關鍵。課前預習,老師們在教學中都會用到,但如何設計好預習學案誘導學生自主預習,則往往被老師們忽視,對學生課前預習情況的檢查是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最關鍵的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有利於老師了解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的了解情況和在接下來將要學習的內容中學生對所涉及到的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老師更好地設計出與學生實際相符的教案,能更好地麵向全體學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合適的土壤。所以,學生預習的情況如何和老師對學生預習情況的分析結果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為此,在預習中要做到“四個明確”:一是明確預習內容;二是明確預習時間,即完成任務時間;三是明確預習任務,即預習時要學會的知識點和要完成的作業;四是要預習方式。

“以學定教”就是根據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作出分析、總結,從而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設計好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這樣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實現課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避免教學的微效勞動和無效勞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二、課中以探代教,啟迪思維

1.“以探代教”主要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以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為途徑,最後達到共同解決問題的目的

在教學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代替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把老師的講盡量讓學生來講,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講,充分的討論、辯論。實際上在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中,會的學生就是在教不會的學生,就是好學生教後進學生的過程,可能後進生在這一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沒搞清楚,再通過全班的交流,自然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