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 啟發想象

教學·教研

作者:吳曉嵐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同樣,在兒童童話閱讀教學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學生豐富想象與聯想,有助於深入理解文本,領悟文本意境,發掘文本美感,把握文本主旨。其次,由語文課標來看,教師既要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發揮學生想象思維與創造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於發散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想象,從而提高學生審美情趣與鑒賞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一、注意想象情感基礎:營造想象氛圍

在課堂學習中,當學生處於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與環境中,他們才敢大膽猜測與想象。因此,在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中,教師若想啟發學生想象思維,首先需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如鼓勵的語言、眼神,親切的話語、微笑,幽默的動作等,均可以喚起兒童積極情感,激發兒童想象力。另外,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因自身條件的製約,難免會出現一些獨特,甚至是離奇、荒誕的想法,若教師直接否定,則會影響學生想象積極性。實際上,在童話作品中,幻想是其特點之一。因此,正確的做法是認真研究學生思維過程,耐心引導,使其發現錯誤,完善認知,並繼續保持大膽想象積極性。

如教學《生命橋》時,文中寫道:一隻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輕羚羊叫了一聲,年輕羚羊應聲跟著老羚羊走到懸崖邊。年輕羚羊後退了幾步,突然奔跑著向懸崖對麵跳了過去,隨即老羚羊緊跟後麵也飛躍出去,隻是老羚羊躍起的高度要低一些。由這句話中,我們可看出什麼?老羚羊叫了一聲,想象下它可能在說什麼呢?假設我們可以聽懂羚羊的語言,你認為在分隊前的短短幾分鍾裏,它們會說什麼呢?(提示:①方法上:它會想到怎樣的方法呢?②情感上:若是小羚羊害怕,那麼老羚羊會鼓勵它嗎?③升華:這隻老羚羊可能是它的爸爸媽媽嗎?)然後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大膽表述想法。在學生回答時,教師應有耐心,可以靜場。這樣,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考氛圍,有助於學生發散思維,使其發揮豐富想象,深化知識,促進情感升華。

二、奠定想象知識基礎:知識拓展延伸

由童話作品本身來看,幻想是基本特征,其人物形象、情節與環境等都是虛構與假設的。但通過這些動人而奇異的幻想,曲折奇異的情節,可折射出生活哲理。因此,童話作品雖是幻想而成,卻植根於實際生活。因此,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若想發揮學生想象思維,教師既要充分利用教材,更需要突破課本局限,適當拓展延伸,以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激活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從而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想象與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