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德育之花在音樂教學中美麗綻放(1 / 2)

讓德育之花在音樂教學中美麗綻放

教學·教研

作者:範愛珍

小學音樂課程,作為實施素質教育、全麵推進新課程的一個重要載體,具備更直觀、更生動、更感性的課程特點,對於感化、熏陶、淨化、升華學生的思想、人格、靈魂,相對於其他課程而言,具備獨特的優勢。那麼,如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麵,筆者淺談一下教學中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抓住契機,滲透德育

在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中,作為教師,都必須善於抓住教學過程中一閃即逝的契機進行教學要點的講解分析滲透,德育工作也不例外,也要靠教師抓住教學中可資利用的德育因素進行解析、熏染。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時時注意在使學生接受音樂知識的同時,巧妙的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抓住契機進行自然的德育滲透。

我的課上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年級有一首歌叫《小樹葉》,有一段這樣的歌詞:“秋風起來啦,秋風起來啦,小樹葉離開了媽媽,飄呀,飄呀,飄向哪裏?心裏可害怕。”聽了音樂,我請大家說一說小樹葉為什麼害怕,它害怕什麼呢。

一個小朋友說:“小樹葉要離開媽媽了,心裏害怕。”

另一個小朋友說:“冬天要到了,小樹葉怕冷。”

這時候響起了一個怯怯的聲音:“因為地上太髒了。”

我愣了一下,預設中沒有這樣的答案,其他學生發出了哄笑。我朝著這個孩子看去,他的臉紅了,就像做錯了事情一樣。

如果是剛工作時候的我,碰到這樣的事我說一聲“不要笑”就過去。但自從學校開展了德育教育活動,每節課上,我的腦海裏總會不斷地湧現出“德育”這個詞。於是這時,我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大家別急,也許他有自己的想法呢!我們聽他說說,好嗎?”這位學生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因為我們不保護環境,所以地上很髒,小樹葉從來沒有看到這麼髒的地方所以心裏害怕啊。”聽到這裏,大家也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我也由衷地表揚了他:“你說得真好,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從身邊的事做起,一起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讓小樹葉有一個舒服的家。”所有的學生都會心地笑了。

二、創設情境,開展德育

小學音樂課程圖畫美、韻律美的特點,使其具備更多的育人素材,很多文本中滲透著環保理念、革命精神、抒發情懷等因子。這些育人素材需要教師的不斷點撥、引導、挖掘,以恰當地對學生進行理想主義、愛國主義、傳統美德的教育,使之從小就養成美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