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原則與方法探析(1 / 2)

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原則與方法探析

教學·教研

作者:陳巍

愛玩、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若教師能夠順應學生天性,適當引入遊戲,則可創造出富有趣味、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遊戲中、競賽中快樂學習,學會創造。當然,在開展遊戲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則,然後根據具體教學實際,選用適宜的遊戲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的主要原則

在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如下教學原則:①遊戲內容應服務於知識語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設遊戲應圍繞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遊戲中把握知識重難點。如教學古詩詞時,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穿插繪畫、表演、改寫、唱歌等遊戲,使學生感受詩詞韻律之美、語言之美、意境之美。②注意遊戲形式的多樣性、操作性與趣味性。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趣味遊戲,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實現寓教於樂。同時,在設計遊戲時,教師應注意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注意遊戲的可操作性,以充分發揮遊戲的教育意義。③活動的普遍性與廣泛性。在教學過程中,遊戲活動應顧及全班學生,人人參與其中,使其充分發揮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教師適時引導與指導,確保學生通過遊戲獲得相應知識與技能。④注意遊戲的度。從遊戲自身看,具有很大的娛樂性,而小學生活潑貪玩,欠缺自控能力,若放任學生遊戲,他們會沉迷遊戲而忽略學習。因此,在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中,教師應處理好遊戲與學習的關係,融合趣味性與知識性,適度遊戲。

二、小學語文遊戲化教學的常用方法

1.快樂寫作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學生的一個薄弱環節,同樣,對於小學生而言也是如此,他們害怕作文,感覺無話可寫。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作文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是值得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學生身心特點,由學生興趣愛好出發,開展作文遊戲化教學,活躍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遊戲過程中啟發思維,動眼、動腦、動手,並將思維轉化為語言文字,調動學生表達與寫作熱情,實現語言輸出。如有關活動、人物動作、神情的寫作,教師可設置多種小遊戲,如兩人拔河、扳手腕等,首先,教師請幾位學生擺好姿勢,而其他學生則認真觀察這些學生腿擺開、手腕擺放的姿勢,仔細觀察這些學生的神情、動作等,以及比賽前後之間的變化等。而後可指導學生發揮想象,以語言文字表達所見所想,完成課堂小作文。

請看一篇現場作文片斷:兩位參賽者也興奮了起來,他們那有力的手糾纏在一起,緩慢的左右挪動,兩張帥氣的臉漲得通紅通紅的。他們的身體各自朝左傾著,都極力想把對手打敗。李明的身材比王江瘦小,所以,在扳手腕比賽中吃虧不少,但是,現場的景象卻令我大吃一驚,兩個人還是在現場僵持著,雙手都變了色,指甲也變白了……麵對這種場麵,同學們的心都為他們加油……比賽也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可是兩個人的狀態絲毫沒有一丁點兒的變化,仍然僵持著,李明咬著牙,瞪著眼,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見,王江的額頭上都出了汗,緊咬著牙齒,毫不示弱,觀看比賽的同學,個個喊得臉都紅了,屏息凝視,他們的神情比參賽者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