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孕期疾病的防治與用藥(1)(1 / 3)

對孕媽媽而言,健康是頭等大事。然而在漫長的孕期生活中,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意外狀況。因為孕媽媽身體的特殊性,本章特別精心打造了一套科學合理的疾病防治方案,並且收錄了孕期用藥的細節,讓孕媽媽健康度過孕期生活。

失眠:自然調理是關鍵

如果女性在孕前經常有失眠的現象,暫時不能受孕,一定要進行相關的心理調適,要注意在這個時候避免用安眠藥進行治療。如果在懷孕後仍然存在失眠的現象,則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調試:

失眠很多時候是由於心理壓力引起的,尤其是孕媽媽,在最初懷孕的過程中或者臨產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緊張,這時就要學會疏導自己,找有生產經驗的好朋友談談心。

做適當的體育運動。孕媽媽在適量的活動之後會產生疲憊感,這有助於睡眠。

臥室的環境要安靜,孕媽媽要學會為自己創造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

孕後不要飲用對神經起興奮作用的飲料,比如咖啡、茶等。

不要將心思放在睡覺上,可以給自己進行心理“按摩”,想象一下美好的場景讓自己的心情平靜、放鬆,漸漸入睡。

孕媽媽在睡前泡溫水浴或喝一杯熱牛奶也是促進睡眠的好方法。

孕媽媽到了懷孕後期,胎兒的位置剛好頂著人體的橫隔膜,身體因此而感到很不舒服,這也是引發孕媽媽失眠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孕媽媽可用多個枕頭抬高自己的身體來解決失眠的煩惱。具體方法是:先用兩個枕頭墊高頭部,讓身體成斜躺的姿勢,再用兩個長枕頭放在大腿的兩側,在轉身的時候墊著肚子及夾在兩腿之間,使身體的血液循環保持暢通,這樣比較容易入睡。

緩解胎動帶來的疼痛

胎動時輕微有些疼痛是正常的,孕媽媽不用擔心。但是如果胎動比較頻繁,或者疼痛的程度難以忍受,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以下方法可以緩解胎動帶來的疼痛。

孕媽媽深深地吸一口氣,慢慢地將一隻手臂舉高到頭上,接著深深地吐氣,然後慢慢地將手臂放下,使胎兒移動到一個令你感覺比較舒服的位置。

消除緊張和疲勞,增強體力,減輕胎動帶來的疼痛。

如果是在休息的時候,因為胎兒的活動太活躍讓孕媽媽睡不著覺,這時孕媽媽不要太心急,可以換個睡覺姿勢。

如果還是不起作用,可以請丈夫輔助做腹部按摩。

孕媽媽要嚴防感冒

在懷孕期間,孕媽媽的抵抗力較從前減弱,稍有不適就容易患上感冒。然而由於孕媽媽在用藥方麵有諸多禁忌,所以一定要及時防止感冒。

夏天,孕媽媽容易患熱傷風,所以不要在空調房裏待的時間過長。

平時應保持身體幹淨、涼爽、舒適。堅持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臉,溫水漱口。

堅持鍛煉身體,如做早操10分鍾,晚飯後散步1小時。

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對預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不要到人員過於密集的場所。

如果不小心感冒了,症狀較輕,可以多喝溫水、薑湯或蘿卜水,早點休息。情況嚴重的患者,建議盡早去醫院治療。

定期做尿蛋白化驗

孕媽媽進入孕中期後,醫生一般要求每隔兩周去醫院化驗一次尿蛋白,量血壓,檢查有無水腫等症狀。

一旦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壓中兩種症狀者,即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這也是在妊娠過程中比較容易發生的並發症,它常常影響孕媽媽的健康,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同時也是胎兒死亡的原因之一。

因此,對於孕媽媽來說,定期化驗尿蛋白就顯得非常重要。

化驗尿蛋白來檢測孕媽媽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原理如下:由於血壓升高後全身小動脈收縮與痙攣,腎小動脈也收縮與痙攣,導致腎髒缺血缺氧,引起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不全,所以蛋白質在尿中增多,孕媽媽就出現了蛋白尿症狀。多數情況下,蛋白尿出現在高血壓之後,孕媽媽一旦發生蛋白尿,則說明可能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因此,妊娠20周以後的孕媽媽,必須每兩周化驗一次尿蛋白並測量血壓等。30周以後應每周檢查一次,直至分娩為止。此外,定期化驗尿蛋白和量血壓等檢查,不但對於妊娠前已患高血壓或腎髒病的孕媽媽有好處,也是妊娠期必須采取監護的必要措施。

拔牙時需要特別注意

拔牙對一般人(除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病人)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對孕媽媽而言就應特別注意。因為孕媽媽拔牙時的精神緊張及疼痛刺激易誘發子宮收縮,可能會引起流產和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