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產後飲食篇——做自己的營養師(1)(1 / 3)

對新媽媽來說,產後的飲食調理是確保新媽媽盡快恢複健康的重要保障。而由於新媽媽剛經曆過分娩,而且大多正處於哺乳期,所以在飲食上也很有講究。本章將提出科學的進補意見,讓新媽媽盡快恢複健康。

有益於產後美容的13種水果

產後飲食要科學

分娩時,母體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後又因出血、惡露(產後隨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處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經陰道的排出物)亦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而且加上尿量增加、出汗多,如果未能適當地補充營養及水分,會使產婦變得虛弱。

因此,產後充分的休息、適當的營養補給是新媽媽恢複體力的主要方式,尤其對母乳喂養的媽媽而言,更需要補充營養以便恢複精力。

分娩時的疲勞會使產婦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因此,分娩後的1~3天應吃些較容易消化的食物,任何油膩粗糙的食物,如油炸食物、較粗硬的菜梗及豆、蛋類易產脹氣的食物等均應避免食用,以減輕腸胃負擔。3天後再慢慢改吃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愛心主廚:產後體虛的飲食調理

在中醫上,異常虛弱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1.陽氣虛弱

表現為產後傷氣、腰膝酸軟、畏寒肢冷、下肢疼痛、頭暈耳鳴、尿意頻繁等症狀,宜選溫補益氣、壯陽的食物。

肉類:羊肉、羊蹄、羊乳、鹿肉、狗肉、鱉、鮮蝦、豬肝、雞肉、鯽魚和鱔魚等。

蔬菜類:韭菜、茼蒿、大豆、黃豆、木耳、黑豆、芝麻、油菜、白蘿卜、茴香等。

糖類:紅糖、蜂糖、砂糖等。

水果類:核桃、桂圓、大棗、荔枝、甘蔗、紅橘、櫻桃、楊梅等。

2.陰虛火旺

表現為產後流血過多、精血大虧、虛熱內生、自覺頭暈耳鳴、顴紅、五心煩熱、盜汗失眠、小便短赤、大便幹燥等症狀,應選用既有滋補作用,又具有清熱效果的食物。

肉類:兔肉、兔肝、家鴿、豬肉、鴨、牡蠣肉等。

蔬菜類:冬葵、芹菜、黃花、絲瓜、黃瓜、苦瓜、番茄、紫菜、海帶、荷葉、百合、白菜、茄子、青蘿卜等。

水果類:梨、西瓜、青果、柿子等。

3.精血虧虛

表現為產後頭暈眼花、心悸少眠、四肢麻木、麵色發白或萎黃、口唇和指甲慘白等症狀,可選用滋陰養血類食物。

肉類:豬肉、豬蹄、豬心、豬肚、牡蠣肉、鱉肉、墨魚、鱔魚、海參、鴨等。

蔬菜類:豇豆、豌豆、蠶豆、豆腐、豆芽、木耳、藕、絲瓜、菠菜、銀耳、胡蘿卜、紅白蘿卜、香菇、土豆、紅薯、卷心菜、莧菜、萵筍、綠豆、黑豆等。

糖類:飴糖、白糖、冰糖、各類水果糖等。

水果類:葡萄、蘋果、柚子、桑葚、桃、菠蘿、香蕉等。

新媽媽因分娩導致胃腸肌張力及蠕動功能的減弱,還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恢複,因此,新媽媽在產後一周內不宜進食比較油膩的雞湯、魚湯等湯汁。

月子裏的流行美食

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各種礦物質,有助於消化和排泄,增進食欲。西

芹纖維素含量很高,多吃可預防產婦便秘。胡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是產婦的最佳菜肴。

水果:各類水果都可以吃,但由於此時產婦的消化係統功能尚未完全恢複,不宜吃得過多。冬天如果水果太涼,可以先放一會兒或用熱水燙一下再吃。

湯類:如雞湯、排骨湯、牛肉湯、豬蹄湯、肘子湯等,輪換著吃。豬蹄燉黃豆湯是傳統的下奶食品,其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可以促進食欲及乳汁的分泌,幫助產婦恢複健康。蓮藕排骨湯可治療月子期間的貧血症狀,蓮藕具有緩和神經緊張的作用。

蛋類:以雞蛋為主。其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含量比較高,消化吸收率高,蛋黃中的鐵質對產婦貧血有療效。可以將雞蛋做成煮雞蛋、蛋花湯、蒸蛋羹或打在麵湯裏等。傳統習俗中,產婦坐月子時,每天至少要吃8~10個雞蛋,其實2~3個雞蛋已完全可以滿足營養需求,吃得太多人體也無法吸收。

粥類:以小米粥為主。粥中富含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和鐵。可單煮小米或將其與大米合煮,有很好的滋補效果。

紅色食品:主要指紅糖、紅棗、紅小豆等。富含鐵、鈣等,可提高血色素,幫助產婦補血、去寒。但要注意紅糖是粗製糖,雜質較多,應將其煮沸再食用。

魚:營養豐富,通脈催乳,味道鮮美。其中鯽魚和鯉魚是首選,可清蒸、紅燒或燉湯,湯肉一起吃。

芝麻:富含蛋白質、鐵、鈣、磷等營養成分,滋補身體,多吃可預防產後鈣質流失及便秘,非常適合產婦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