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此茶有溫經散寒,化淤止痛,養血活血的功效。適用於輔助治療產婦寒凝血淤而致的產後腹痛。也適用於產後血淤所致的惡露不下或惡露不盡者。
桂皮紅糖湯
原料:桂皮6克,紅糖20克。
做法:將桂皮洗淨,用刀剁成末。鍋內加適量水,燒沸,放入桂皮及紅糖,煮約30分鍾後,取出飲湯。
功效:桂皮有發汗,解除肌表及四肢風寒,溫通經絡的作用。此湯溫經散寒,化淤止痛,養血活血,可緩解產後女性寒凝血淤、經脈不暢所致的產後腹痛。
山楂香附飲
原料:山楂30克,香附15克,紅糖20克。
做法:①將香附洗淨,用潔淨紗布包好。②把山楂洗淨,放入鍋內,加入香附包,倒入清水150克,用旺火燒沸,煮半小時後,揀去香附包,加入紅糖稍煮即成。
功效:香附有理氣解鬱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所以,理氣治鬱結則可治療產後血淤腹痛。
當歸煮豬肝
原料:當歸15克,豬肝1具(約重1500克),胡椒9克,紅花9克,肉桂9克。
做法:①將豬肝洗淨,切片;把當歸、紅花、胡椒、肉桂洗淨,放入沙鍋內;加入清水,上火煮1小時,去渣取汁備用。②鍋上火放入藥汁。加入豬肝片,再加入適量水,用旺火燒沸20分鍾,即可飲湯吃肝。
功效:當歸補血、活血,可治痛經腹痛。胡椒味辛、性熱,有溫胃散寒、下氣的作用,可治胃寒腹痛。紅花活血、行淤血,可治淤血腹痛。肉桂,補陽散寒、化淤止痛。豬肝營養豐富,含鐵質多,是補血食品。此菜溫經散寒,暖腎回陽,養血活血,化淤止痛,對產後腹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附錄一:月子主食
排骨湯麵
原料:麵條150克,豬排骨200克,植物油50克,精鹽30克,蔥段、薑片、白糖、料酒各10克,味精5克。
做法:①排骨洗淨,剁成5厘米長的段。②炒鍋上火,放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下蔥段、薑片稍炸,倒入排骨,加料酒、精鹽,煸炒至排骨變色,加水1800克燒沸,轉中火煨至排骨熟透,再加白糖、味精調味,端鍋離火,揀去蔥、薑。③鍋內加清水燒沸,下麵條,待水再燒沸時,點入涼水將麵條煮熟,用筷子挑入碗內,倒入排骨及湯汁即成。
營養成分:含有豐富的優質肉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等營養素。
牛奶麥片粥
原料:牛奶50克,麥片150克,白糖適量。
做法:①幹麥片用冷水450克泡軟。②將泡好的麥片連水放入鍋內,置火上燒開,煮兩三滾後,加入牛奶,再煮5~6分鍾,待麥片酥爛、稀稠適度,盛入碗內,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營養成分與功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尼克酸等營養素,具有健脾益氣、養血生津、除煩止渴、益腎養心、下氣利腸、生精催乳等功效,對新媽媽既可補益身體,又可促進乳汁分泌。
黑芝麻粥
原料:粳米250克,黑芝麻75克,白糖適量。
做法:①黑芝麻挑去雜質,淘洗幹淨,曬幹,入鍋炒熟,壓成碎末。②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後,轉微火熬至米爛粥稠時,加入黑芝麻末,待粥微滾,加入白糖,盛入碗內即成。
營養成分: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鋅等多種營養素。芝麻是著名的補品,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對新媽媽失血的補養和血管保養大有好處。
小米紅糖粥
原料:小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①小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一次加足水,上旺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粥稠。②加入適量紅糖攪勻,再煮開,盛入碗內即成。
營養成分與功效:小米和大米相比,二者提供的熱能大致相同,但小米所含的蛋白質、脂肪、鐵及其他微量元素均比大米多,小米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也比大米高,還含有少量胡蘿卜素。小米可健脾胃,補虛損;紅糖含鐵量比白糖高1~3倍,對於排除淤血、補充失血有較好的作用。因此,以紅糖小米粥作為新媽媽的一部分主食是很有益處的。
綠豆銀耳粥
原料:粳米200克,綠豆100克,銀耳30克,白糖、山楂糕各適量。
做法:①綠豆用清水泡4小時;銀耳用涼水泡2小時,摘去硬蒂,掰成小瓣;山楂糕切成小丁。②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倒入綠豆、銀耳,用旺火煮沸後,轉微火煮至豆、米開花,湯水黏稠。③食用時將粥盛入碗內,加白糖、山楂糕丁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