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問了,一道菜如何能夠34人品嚐?一人搗一筷子都不夠分啊?
各位有所不知,冷拚比賽是形式大於內容,一道完整的作品,擺花、雕刻和配飾等占主要部分,而真正的涼菜卻成了配角。當然,作品的旁邊還會擺放許多小碟裝著冷菜,供評委們品嚐。
最重要的是,一名評委隻能投一票,那麼,在前麵出品的涼菜中難免會征服一些評委,那後麵出來的,就是做的再好,也少了一票。
因此,東方黍的難度係數無形中增加了不少。
再看那已擺上台的涼菜。山水、花卉、鳥類、動物等栩栩如生的圖案與意象從選手手中誕生,春夏秋冬、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山川風物等,都在菜式中生動再現。道道圖案新穎,形態生動,讓人垂涎欲滴。
其中有一道涼菜的名字叫:觀音童子。整體是用南瓜雕刻的,觀音和童子麵部表情祥和逼真,衣服上的皺摺也刻劃的很細膩。涼菜是幹豆腐絲,被做成了祥雲造型,一眼看去,觀音和童子分站祥雲兩側,如騰雲駕霧一般動感十足,而且力學平衡原理被運用的恰倒好處。
一個女評委隻看了一眼,就把自己僅有的一票投給了“觀音童子”,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女評委正準備要孩子,一看那送子觀音,當時就毫不猶豫地投了票。
你說,這找誰說理去?
還有那一道叫“煙雨江南”的冷拚,不僅名字有詩意,更重要的是,無論食材、造型、擺盤和韻味,均蘊涵了煙雨江南水墨畫的文化意境。
竹筍做的竹子,青蘿卜做的荷葉,蛋白做的荷花,千葉豆腐做的小橋,選手別出心裁地在竹葉和荷葉上用果凍點綴成露珠,使食材立即生動起來,還獨具匠心地在小橋上用小紅蘿卜雕刻了一個美女,手持用蘑菇雕刻成的小花傘,仿佛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流水的小橋上……
啊,好一道“煙雨江南”,像一首浪漫的詩,又像一曲生動的歌,更像一幅靈動的畫,將江南煙雨的意境描繪得如此深邃,令人回味。
自然,這道冷拚又贏得不少評委的投票。
東方黍的作品最後一個出來,評委們已從開始的興奮轉化到淡然,每道冷菜都做的很精彩,道道都讓人賞心悅目,評委的眼光也變得挑剔起來。大家麵無表情地來到他的展品前。
東方黍冷菜的主題叫“秋韻”。
背景是一個大冰塊,上麵雕刻了幾行字: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這是取自白居易的詩《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冰塊上刻字雖獨特倒也不難,奇的是冰塊上麵還有一朵黃色菊花,緊扣題麵,與詩句遙相呼應。
冰塊下麵還是冰,是用冰鑿成的山坡和岩石,看上去晶瑩剔透,熠熠發光。
有評委笑了:“這是冷拚比賽,但這未免也太冰了……”
兩塊冰岩石上是兩個用胡蘿卜雕刻的小人,盤腿而坐,把酒歡飲,而且兩個小酒杯是用黃油做的,裏麵竟然是真的酒,雖然量很少,但飄逸出的酒香,真的讓人有種“與君痛飲菊花酒,快意恩仇論英雄。”的感覺。
奇的是並不見有食材,難道是在冰塊之下?
更奇的是冰塊上的菊花是用普通黃油雕刻的(不是人造黃油),片片細長的花瓣一層趕著一層,向外湧去,傲然挺立在冰上,嬌嫩可愛。
能顯示中國廚師刀功的技藝莫過於切豆腐絲,憑著廚師出神入化的手上功夫,能將豆腐絲切的像頭發絲般的粗細。但黃油是軟的是滑的,而且容易融化,一般用黃油做平麵圖案還可以,做立體的不要說評委們沒見過,就連很多名廚也未見過。
但一些專業的特邀嘉賓和美食家卻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一些偷窺的廚師也鄙夷地偷偷暗笑,幾個評委說道:“這裏是羊城,秋天和夏天沒區別,這麼熱的天,這選手費盡心思雕刻的冰和用黃油做的菊花豈不是很快就融掉?”
“華而不實,嘩眾取寵,要不了幾分鍾,這作品就得完蛋。”一個香港過來的美食家說道。
果然如大家所料,十分鍾不到,東方黍所作的冰雕和黃油雕花開始慢慢融化。
這裏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很漂亮,突然有一個作品做砸了,頓時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全吸引了過來。
大家議論紛紛,嘲笑的、不屑的、搖頭的、歎息的,評頭論足,諷刺挖苦,將東方黍這道“秋韻”貶的一文不值。
談論了一會,大家哄笑著散去,準備把自己的一票投向心目中最美的那幅作品。
大家剛走沒多遠,後麵的一個女評委回頭又看了“秋韻”一眼。
這一看,讓女評委大叫了起來:“啊……快來看啊……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