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季的講解並不深奧,也就是依據提問而給出每一種學科的作用,講完易學之後,孟季就一一講解了陣法之學.格物之學,也就是穆天然認知當中的物理。
陣法之學,就孟季所言,是一種逆反之學,何為逆反之學孟季也給出了簡單的介紹,就比如說天地之間的萬物運行自有其理,如春夏秋冬四季,陣法之學學到高深之處,卻可以通過外力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逆轉自然現象,再說格物之學,格物之學,孟季也是舉例說明,他用眾所周知的甲子月圓來作為講解的例子。
眾所周知,沒到一個甲子,也就是六十年,這個世界就會被極為絢麗的銀白色月華所籠罩,而這個時候也是極陰之氣最為濃重的時刻,對於這一點,穆天然可以說是深有體會,他這一輩子恐怕都不會忘記當日在兩界山穀之中看到的情景。
而孟季接下裏說的話卻然穆天然目瞪口呆,就孟季所言,他們腳下的大地圍繞天上的太陽旋轉,同樣的明月圍繞著他們腳下的大地旋轉,就此一說,就讓穆天然認識到這裏的人已經對天體對宇宙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這還不是令穆天然最為驚訝的地方,孟季接下來的話還解釋了他們腳下的土地和周圍天體之間的生存關係,而這種關係就是在上一世穆天然也是前所未聞。
“諸位當知,我等修煉之人所修之法乃是前人所傳,諸位可知前人又是如何得到這修煉之法?”孟季突然開口詢問在場眾人。
麵對這個問題,眾人開口議論起來,片刻就有人直率道“我等修煉之法乃是得自妖類。”
此話一出,眾人頓有怒色,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人也幸災樂禍,沒錯,人族修煉之法脫胎自妖類這是很多人都心照不宣的,可是從來都沒有人敢於說出口,甚至有很多人在內心深處排斥這種說法,畢竟人族和妖類乃是世仇。
然而,就在很多人以為這說話之人會因這樣的一個回答被趕出聖山的時候,孟季卻笑了,他示意眾人安靜“可有人能告訴我,我人族和妖類修煉最大的不同之處在哪裏,相同之處又在哪裏?”
孟季此話問出卻是很久都不見有人回答,就在眾人無法對這個問題作出回答的時候一人高聲道“要說不同之處,則在於妖類先鑄體後結丹,而我人族則是先結丹後鑄體,相同之處則不言而喻。”沒錯想通之處不言而喻,都是結丹。
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則是尹洛,在尹洛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後,孟季點頭,“沒錯!然而這小小的不同之處,卻是完全的兩個不同的修煉體係,眾所周知,妖類皆有天生神通,而我人族卻沒有,這是為何?答案就在這小小的不同之處,可我今日要說的卻不是我人族修煉之法和妖類修煉之法到底是妖從人,亦或是人從妖。”
說這話,孟季仰望星空,滿臉的向往和崇拜,“方才我已經說了,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之外是無際虛空,而我們則是被這無際虛空眷顧的寵兒,圍繞在我們這片土地之外乃是陽星日,陰星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正是因為此七星的存在才造就了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正是這七星源源不斷的供養這我們腳下的這方土體才是讓我們這方土地欣欣向榮。
說到這裏眾人也漸漸明白了孟季要說些什麼,在場之人都是在修煉一途之上有些成就的,他們都知道構成這個世界力量是什麼,便是這陰陽以及五行之力,隻是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們這些力量來源於何處,而孟季所言,無疑是給出了他們答案。
“此間可是涉及陣法之道?”左剛峰舉一反三的問道,他這一問立即就給眾人的腦海當中開了一扇門戶。
孟季聞言也不盡渾身一震,很顯然,左剛峰的這一問,也是讓他猛然之間有所得,他欣慰的看了左剛峰一言“學無止境,對此我也無力解釋,倘若有一日你能夠洞悉此間變化,或可成一方造世之主。”孟季此言聽著似是在開玩笑,造世?聽著就是無稽之談,可是這其中也不乏一種美好的期望,因為從理論上來看,如果這天體的運行真的和陣法之道有聯係,且有朝一日被人破解的話,造世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