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是麵對所有困難的動力,膽小懦弱的人會受人鄙視,隻有勇敢堅強的人才會得到人們的尊重。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督促孩子去做他們能夠做、應該做的事情。你要知道,逆境生存的孩子要比溫室長大的孩子,有著麵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而逆境中的孩子承擔挫折的能力也要比一般孩子強很多。自然而然,他也就會比其他孩子變得更加勇敢堅強。
·適時地給孩子一些鼓勵
孩子承受生活的能力很差,作為父母,應該給予適時地鼓勵。哪怕孩子隻是完成了一點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給予他們讚美和欣賞。
對於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父母也要充分的挖掘,多加鼓勵孩子去應對外麵的世界,讓孩子更早地適應社會生活,適應新的環境。在此過程中,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勇氣,讓孩子知道,人隻有擁有了勇氣,才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打倒困難和挫折,才能夠擁有成功的人生。
·任何時候都要告訴孩子還有希望
任何時候,家長、孩子都不要放棄希望,隻要有勇氣就有成功的可能,哪怕隻剩下一隻胳膊,也可以為生命喝彩。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勇氣是培養出來的!孩子從小所接受到的教育就決定他是否能成為一個勇敢的人。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孩子,挖掘孩子心中勇敢的一麵,趕走孩子內心的懦弱。
鼓勵孩子嚐試新鮮事物
世界上的成功之人並不是因為他比你會做,而是因為他比你敢做。
——培根
世界對於孩子來說,是未知而又神秘的。隻有那些擁有探索精神的人,才能夠真正了解這個世界的秘密。探索能夠幫助孩子學習新知識,發展各項能力,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鍛煉孩子的意誌力,挖掘孩子的潛力。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去嚐試這個世界,嚐試每一種新鮮的事物。
哈佛故事
羅斯福有一個5歲的兒子,他可是一個破壞大王,非常頑皮,除了睡覺,他可是一點兒也沒有閑著。家裏的電話、鬧鍾都被他整壞過,這讓他的父母很是頭疼。他的好奇心非常重,總是追著父母問個不停,如果羅斯福的回答不能令他滿意的話,他會追著你,直到你給出滿意的答案為止。
有一天,兒子拿著《神奇的動物界》來到羅斯福的房間:“爸爸,書上說老虎是由貓變成的,是這樣嗎?我怎麼沒有聽過。”
羅斯福知道這本書上全部都是一些學者的假想和猜測,於是便說:“倒是有這個說法,不過並沒有證實。”
“既然這樣,為什麼世界上還會有貓呢?它們不喜歡做老虎嗎?”
羅斯福反問道:“那麼你是怎麼想的呢?”
“我認為,一些貓可能因為貪玩而誤了變老虎的時機,貪玩可不是什麼好事兒,是吧爸爸?”
羅斯福高興地說:“兒子,你的答案應該很接近真相了,的確,貪玩可不是好事兒。”
“那爸爸怎麼看呢?”
“有一些貓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為了逮捕更加美味的食物,才變成了現在的老虎;而有一些貓則是喜歡安逸,對食物要求也不高,所以它們還是貓。”
“恩,我覺得你的答案也是對的,要是我,我一定會變成老虎,多威風啊。”
“沒錯,隻是動物的演變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厲害,而是為了適應新環境罷了。”
“可是,有誰不願意變強大呢?”
“要想強大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所以如果環境適宜的話,又有誰願意付出那樣的辛苦呢。”
孩子對父親的回答似乎很滿意,他接著又問道:“那麼人和老虎相比,那個更強大呢?人肯定不是老虎的對手吧?”
“如果人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打架,那人類當然不是老虎的對手。不過,人類是最聰明的動物,能夠製作各種武器,這些武器可以幫助我們打敗老虎。也正是因為人類這種超凡的智慧,才使得我們的社會變得文明起來。”
從那之後,對於兒子的每一個問題,羅斯福都會耐心地一一作答。當然,他知道孩子的問題往往很麻煩,但是他經常提醒自己和妻子,一定要有耐心去聆聽,去幫助孩子解答各種疑惑。在孩子麵前,他永遠都是微笑的、有耐心地,因為他知道,其實小孩子的問題都不能小看,他們有時候和成年人一樣,需要和成年人一樣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