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類在進步,一定是指人類性格的完善。因為新的一代總是在繼承並發展著前人最好的成果。今天的一些成就都是無數前輩逐漸積累並發展起來的。孩子們永遠是可愛的。從前有人在耶路撒冷的大街上撿起一個流浪兒混入人群,用以證明什麼樣的人將主宰未來的國家:孩子們的眼中閃耀著快樂的光芒他們無憂無慮享受著所有的自由。哪位母親不曾麵對孩子的純真而折服?我們的孩子生活在溫暖的陽光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幸福。從前沒有人寫過《頑劣少年》或《一個短暫生命的故事》。從莎士比亞到司各特,從未寫過兒童作品;狄更斯曾多次嚐試,但終究沒有結果。現在我們則要開發兒童內在的潛力。隨著時代的進步,孩子們也在進步,他們一麵繼承過去的成果,一麵開拓著未來。現在人們已經開始重視兒童早期教育。很多基督徒和知識分子在孩子身上投入很多精力進行早期教育。他們的孩子的確非常可愛。然而也有很多人仍然不懂如何去尊重自己的心肝寶貝,他們隻知道溺愛。結果他們的孩子無論思想還是道德方麵都是不健康的。
我們應該珍惜一些好的家庭品質
特別有責任感的父親或母親如果發現某個孩子身上帶有家族的優秀品質,就會像園丁對於花朵一樣的愛護和鼓勵。我”這充分說明發現孩子的藝術才華,們都知道:“一個親吻就促使我成了一名畫家。及時鼓勵是多麼重要。園丁告訴我們,越是嬌貴的花兒越是難於養育。園丁的經驗道出了為什麼那些最美的品格總是非常少見的原因——因為沒有多少人願意付出太多的辛苦來培養那些優秀的品格。現在可以思考一下雪萊為什麼那麼孤獨。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苦惱的世界,我們有理由高呼:“給我們光明,越多越好!”但當新的光明來到時,卻發現不過是一個複雜而又討厭的責任。我們該怎麼辦?
優秀品質需要培養
現在我們認識到任何優秀品質,無論心理方麵還是智力方麵,都需要培養。最初我們可能很難接受這一觀點,然而,實際情況是,要培養這些優秀品質,至少需要滿足四個條件:鼓勵,練習,改變和休息。練習。他的祖父有九個孩子,他發現其中一個孩子非常有語言天賦。小家夥跟保姆咿咿呀呀地學說拉丁語,不到五歲就學會了詞的變格。看到孩子具有這樣的語言天賦,媽媽該怎麼做?首先要讓他學著使用這種語言,接著讓他去學變格。隻要有興趣,什麼都可以讓他去學,或許拉丁語詞尾變格對他來說就像別的孩子玩蹺蹺板一樣得心應手,使他樂在其中。鼓勵。孩子主動要做的事情盡管讓他去做,最好不要進行幹涉,既不要強迫,也不要稱讚,更不能炫耀。讓他自由地用語言表達自己。在他的心目中,毛茛、迎春花、蒲公英和鳥兒都有自己的故事。雛菊是白晝的眼睛,日出綻放,日落合攏——這大概就是人們管雛菊叫做白晝之眼的原因。要讓孩子感到我們隨意說出的話都充滿美感和情趣。孩子如果能繼承這一點那就太棒了,因為恰當表達的思想,很容易被接受。這些思想一旦被接受就會立刻生根成長並迅速蔓延。改變。接著,要給他的生活增加一些變化。也就是說除了語言愛好之外,還要為他提供活動和思想。這會令他們精神愉快,逐漸讓他懂得他在外麵所遇到的東西其實就是家門前普通而又不尋常的東西。讓他學會觀察大自然中的紅尾鵲、金龜子、石蠶蛾的生活方式,以及森林裏的樹木,田野裏的花兒等等,沒有什麼比接觸大自然更加令人心曠神怡的了。或許有人說所有偉大發明家小時候都曾經玩過這樣一些東西:泥土啦、木塊啦、鐵或銅啦、顏料啦,等等。不斷為孩子提供一些不同的東西,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能促使孩子積極思考。休息。變化工作不等於休息。如果一個人在操作機器,一會兒用腳,一會兒用手、腳或手有時候休息,但這個人卻沒有得到休息。兒童的休息可以是嬉戲、聊天、聽童話故事或者仰臥在太陽光下,而且,這樣的休息對孩子來講已經足夠。
工作和消耗大腦組織的必要性
正如我們用手縫紉或寫字,我們需要通過大腦進行學習、思考和感覺。在使用過程中,大腦組織會不斷受到磨損,用得越多,磨損越多。但這些組織很快就會得到再生和更新,因此工作和消耗也就成為一種必要。如果損耗的組織沒有及時得到更新,大腦就會超負荷的工作,因此休息就十分必要了。為了保證充分休息,最好一次隻做一件事,但一定要保證做好。因為孩子在休息和玩耍的同時,也在長身體。對於有特別嗜好的孩子,有必要轉移他的注意力。人們不僅在工作時會消耗大腦,而且隨時都在消耗。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對一件事專注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後,無論是焦慮還是喜悅,都會感到筋疲力盡。一旦擺脫這種專注,就會感到輕鬆愉快,而且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我們就會感到乏味。事實表明,如果持續思考一件事,大腦的相應區域就會疲憊不堪,並被連續不斷的這種思考所累垮。道德方麵的思考比單純的學術思考更能耗費大腦。比如,哈姆雷特總是想著一些令人苦惱的事,結果變得憂心忡忡,人也變得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