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如何培養孩子的感覺和感受(2)(1 / 2)

對表述詞語不加辨別地運用對表述詞語的運用應該加以關注。同智力發育一樣,具有更高的寓意,世界上一半的紛爭產生都是對表述詞語不加辨別地使用所造成的。“你願意說一說在餐桌上那塊麵包是輕還是重嗎?”孩子的回答可能是這樣的:“比較輕。”“是的,通過同其他事物的比較,我們隻能說那個事物是輕的。那麼通過同什麼事物比較我們說麵包是輕的呢?”“同一塊石頭、一個煤塊、同樣大小的乳酪、黃油。”“那麼同什麼比能看出它比較重呢?”“一塊鬆軟的蛋糕、一塊海綿、軟木塞、一塊輕而多孔的浮石,等等。”“你認為它多重呢?”“一盎司(英兩)。”“一點五英兩。”“吃完飯再說,你最好再準備一塊,不要再吃掉了!”吃完飯後再稱是一次令人愉悅的操作。判斷物體重量的能力值得培養。還有一天,我們聽說一位紳士在一個商業區被要求猜一猜一塊魔鬼蛋糕的重量,他均衡了一下,然後說有18磅14盎司,說得非常準確。在其他各種條件一致的情況下,人們給予那位做出精確判斷的人的尊重與當時另一位含糊地表示該蛋糕有10磅重的人所給予的尊重更多。

關於重量的判斷

信件、書包、一隻蘋果、一個橘子、一種葫蘆科蔬菜等等,每天當中會有50樣東西成為該實體課的素材。比方說,通過不抵抗力,有關對物體的相對和絕對體重的形成判斷的練習。不抵抗力就是,同我們肌肉的力量相對抗的力,而這種力又通過我們的觸覺而感知。逐漸地,孩子們被訓練著去發現物體的相對重量取決於他們的相對密度。一步一步地向孩子們介紹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有體重標準。

判斷物體的大小

應該教給孩子們以同樣的方法用眼睛來測量物體的大小。那個燭台有多高?那個畫框有多長多寬?等等……核對一下陳述的真實性。那個碗的周長是多少?鍾麵的周長是多少?那個花床的周長呢?某事物有多高?那某某事物它又有多高?他們熟知的那些馬匹有幾手之寬?通過眼力將一個小插枝、一頁紙分成兩半、三半或四半;將一個拐杖與另一個拐杖拚成一個直角;查明一下一幅畫或一個窗簾沒有垂直掛著的時候的狀況。這種判斷物體大小的練習能夠保證孩子們有一個真正的眼力。

辨別聲音

靈敏而精確的耳朵是另外一筆財富,而這並非本性或者其他方麵所特有的。即使是,也很容易失去。門外的瞬間寂靜中你能分辨出多少種聲音?讓我們從不太敏銳的到比較敏銳的順序對這些一一加以命名。辨別鳥兒的鳴叫聲可分為喊叫聲和歌聲;從小河流水中可聽到四種或五種明顯的聲音;在辨別各種足球之音以及辯明各種聲音中培養精確度;在閉上眼睛,通過移動的腳步聲來辨別出前進的方向中培養精確度;通過聲音判斷過往行駛的車輛是載貨卡車,用單馬拉的有篷四輪馬車還是用狗拉的兩輪車。毫無疑問音樂是這種耳朵文化最好的表現方式。柯溫先生(“兒童鋼琴家”)小心翼翼地將這種畢業作品交到父母的手裏。如果一個孩子從未成為一個表演者的話,那麼說他已經擁有培養好了的、正確的聽力,在音樂教育上就不是一個問題了。

辨別氣味

不管氣味是對健康有保護作用的物質還是一種快樂的源泉,我們對氣味的辨別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人們知道,有一半的人的鼻孔,對一個有大量空氣的所謂“空氣流通”的房間,其窗戶從來沒有打開過,和對那種經常間歇地打開窗戶保持空氣完全流通的房間的氣味辨別沒有什麼不同。然而,健康主要取決於空氣純淨度。由白喉或傷寒導致的氣味是可以覺察到的,然而隻是不容易察覺。通過訓練後,能用來探測在衣、食、住各方麵最微弱的惡臭顆粒,可以保護人們不會染上疾病。這樣,氣味便比其他感覺更加毫不猶豫地進入到那些——

感覺很甜美,在血液中感受,同時也在心中感受。

這在我們所有的快樂上又添加了濃重的一筆,因為這些氣味毫不猶豫地與我們全部無形的歡樂結合在一起。“在別人不提醒的情況下,我從未聞過車葉草的氣味。”這樣的話我們不僅常聽別人這麼說,但我們不會自找麻煩去努力意識到我們對車葉草的氣味擁有雙重喜悅(或者也許是這樣,唉!一種悲哀的表現。)——我們摘花時愉悅而興奮,而在摘花之後的其他時間,我們盡可能多的是個人的自我愉悅。如果不是發出的警報的話,每一次發現新的氣味,經常會使我們滿足並激發我們的興趣。春天的時候,我們熟悉的氣味非常少。隻有在這個春天,現在這位作家從落葉鬆枝上聞到兩種奇特的可愛的從未接觸過的氣味,而這兩種氣味同丁香花和黃楊科樹籬發出的爽心的麝香味在類別和程度上幾乎完全一樣。舉例說,孩子們在進入畫室時,應該訓練他們閉上眼睛,用他們的鼻孔判斷那芬芳的花兒在哪裏;能夠辨別雨後花園內彌漫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