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知識像美德一樣神聖(2 / 3)

但是,哪怕是靈感我們也不能盲目接受。中世紀人們的教育計劃和觀念是否正確?對於這種思想,柏拉圖在他的辯論中談到知識和美德基本上是一樣的。如果說美德是神賜予的,那麼知識一定也是。古埃及人在這個問題上也有自己的見解,法老對他的仆人說:“我們能找到一個神靈附體的人嗎?”這位埃及國王很重視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如何處理緊急情況的教育。所羅門告訴我們造物主之靈附在他的身體上,於是他就能夠在眾生當中預言未來。我們可以認為每一項偉大發明都是這樣形成的,所有的自然之謎都是這樣揭開的,所以大衛把自己的兒子獻給了所羅門。這就是所有人的思維模式,不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造物主還是俗人。在此我們得到這樣一個啟示:所有最美的概念都需要用藝術形式表現出來。

科學、藝術和詩歌的靈魂

靈感不僅垂青科學、藝術和詩歌這樣的高級主題,有時使人們思考是誰首先發明了使用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是誰最先發現了取火、粘和木板,冶煉礦石,播種和磨麵的方法?

對普通事物的認識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而且對構想者而言,每個靈感在最初閃現的時候都非常了不起。那麼他是在什麼地方得到他的最初靈感的呢?令人感到興奮的是,我們得知在一個典型的事例中有一個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答案:農民為了播種要整天犁地嗎?他要把田裏的土塊敲碎嗎?他何時才會展現笑容?他不會因為收獲最重要的小麥和大麥而丟棄雞鼬,散開歐蒔蘿。因為造物主的確教育他要謹慎,因為雞鼬不是用脫粒機來脫毛的,也不能用車輪壓在歐蒔蘿上,但是雞鼬可以用棍棒敲打,歐蒔蘿則要用柳條抽打;小麥光脫粒還遠遠不夠,還要用車運輸,最終磨成麵粉。這些工作都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完成。

造物主確實在教育我們

在科學方麵、藝術方麵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實踐中,造物主真的指示和教育著我們。所有母親在教育孩子時都應意識到這一點。造物主不僅教育成群的孩子,而且教育著每一個孩子,因為他是全能的。對於這個不知疲倦的老師而言,整個世界並不是一個太大的學校,他能夠時時刻刻關注所有的學生。然而我們並不滿足於全能的造物主帶給我們每個人的財富。

造物主講授的課程

造物主究竟在哪些方麵給我們以指導呢?我們已經知道的這些指導包括孩子的信仰、希望和愛心等。我們還猜想造物主也教育我們學會自我克製、廉潔公正、謹慎堅忍以及學會語法、言語、邏輯、音樂、天文、幾何、算術等。如果佛羅倫薩派的老師們不提醒我們,我們也許忘掉這些了。其他方麵還教授對工具和設備的使用技巧——從刀叉到顯微鏡的使用以及對所有日常生活的合理安排。母親可以把初生的嬰兒想象成一幅彩色的畫卷,並且不要對孩子幹預太多。

重要的合作

我們的工作似乎是與造物主密不可分。我們在與造物主有關的宗教事情上認識到這一點。但現在的新情況是我們可以假借造物主來教授諸如語法一類的知識,也可以完全依靠老師的智慧。但我們並不是說老師可以通過語法課展示思想美德,並鼓勵孩子學習這些美德。當然毫無疑問這樣做是正確的而且永遠不會忘記,但應當指出的是教師對語法課的精彩講授離不開造物主的合作。

解決生活中的不協調

我們或多或少都意識到生活中的不協調,但我們都傾向於服從造物主。失敗了我們會感到難過,並會再接再厲,並會在精神上經曆激烈的鬥爭。值得討論的是,難道精神生活不需要我們的特別關注和虔誠嗎?然而,我們必須提高才能和審美水平,思考、了解、欣賞和創造美的東西。如果人們頭腦中出現的所有強烈願望和對美的追求都和造物主無關,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不再需要造物主,於是我們的生活被分成兩半——一半給世俗,一半給宗教,於是非常混亂,無法調和。我們認為這是造成人們不忠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年青人和思想激進的人。我們現在迫切需要才智,知識生活已經成為必需,不容忽視。這些事情本身無法認識到它的雙重性,也可以說是本質的雙重性。如果有人明確反對追求知識,他們注定要失敗。年輕人前途無限,無論男女,隻要願意,都可以成為自由思想家或不可知論者。但是一旦我們充分認識到的所有思想與宗教的教育都與教師密不可分,我們就會獲得一個很大的空間,你的思想和才智可以自由馳騁,你將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