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類型與報考技巧(3 / 3)

(四)聯考類型

1.管理類聯考:考試方式碼為25,是指報考專業學位中“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審計碩士”幾種專業的考生應選擇的考試方式;該類考試方式初試僅設置兩個單元考試科目,即隻需考外國語(滿分為100分)、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滿分為200分),初試階段不需要參加政治理論統一考試;管理類聯考所有考試科目,均為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命題和組織閱卷。

2.法律碩士聯考:考試方式碼為26,是指報考專業學位中“法律碩士(非法學)”與“法律碩士(法學)”兩個專業領域的考試方式,報考其他學科或專業、領域的考生不得選擇。該考試方式共四門考試科目,前兩門考試科目與“全國統考”相同,分別為統考外語及統考政治,後兩門考試科目為法律碩士專業科目聯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命題及閱卷管理工作。

三、考研的報考選擇與技巧

盡管考生本人已經確定“考研”,但究竟要考的是哪類“研”,不經一番分析和研究,的確無從下手。筆者結合前述分析,特提出如下報考選擇技巧,以期讓考生一定程度地避免錯選錯報,提高錄取幾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確定在職與非在職學曆。很多考生會混淆“在職與非在職”和“學曆教育與非學曆教育”間的關係,通過前述分析,可以明確的是非學曆教育報考考生均需在職考生,而學曆教育報考考生,可以為在職也可以為非在職,根據教育部新精神,在職考試選擇學曆教育報考時,培養方式選擇“定向就業”即可,順利畢業後仍可以獲得“雙證”。

其次,選擇正確的考試方式。非學曆教育無所謂考試方式,學曆教育招錄考試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才存在考試方式。其實,其雖有八種類型,但實質而言,如上述筆者所作劃分僅四類而已:全國統考、單獨考試(含強軍計劃、援藏計劃)、推薦免試(含農村師資計劃)和全國聯考四個類別,考生可以按照本人情況采用排除法的方式,重點確定是否符合單獨考試報考條件或是否為全國聯考考試方式,進而作出正確選擇。

此外,關注專項計劃。在了解上述考試方式內涵與特征的基礎上,考生應結合本人實際情況報考,進一步仔細分析,看是否具備專項計劃的報考條件。強軍計劃、援藏計劃、農村師資計劃在前文已有比較明確的分析,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根據教育部文件,除此三種專項計劃外,全國統考考試類型中,還有一種名為“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計劃”的專項計劃,一般稱之為“少民骨幹”,是國家為西部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高層次骨幹人才的特殊計劃。近年來改計劃的國家線基本維持在總分240分,且單科不限製分數,因此,如果本人符合報考條件,且個別考試科目基礎不是特別紮實,選擇該專項計劃,無疑會大大提高錄取率。

注釋:

①原稱“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2015年起,教育部將其名稱調整為“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碩士層麵的招生考生,該類型考試最嚴格,也更為複雜,本文重點闡釋分析該類型考試。

參考文獻:

[1]馬玉臣.研究生教育研究.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統考科目命題改革芻議,2013(1).

[2]王銘.考試與招生.瞄準考研未雨綢繆報誌願,2013(5).

[3]趙軍.研究生培養機製改革:行動與反思.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