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理想破滅(1 / 2)

陶升冷笑道:“你唐師如何了,你會不知?”

付薪道:“不知就不知,這有何怪,有話可直。Ww WCOM”

陶升拍案應道:“好,我便再一奸賊唐周的惡行。荊州大方神上使馬/元義奉公將軍之令,收聚荊、揚二州數萬教眾,期會於鄴,將於三月初五那日全國同時俱,一道起事。可是不想那奸賊唐周為了得到漢室的賞賜,於暗中秘密收集公將軍起事的所有機密,並於正月乘機赴雒陽,上書告之於漢帝。”

“漢帝大怒,下令三公、司隸校尉、鉤盾令驗察宮中、省中、直衛,及京中百姓與我教有關者,當日便誅殺了千餘人。又令大軍於河內郡山陽圍攻神上使元義,使得神上使大意被擒,數千忠誠的教眾同時被殺。不久後更車裂神上使於雒陽。後又推考下各州,限期捕捉我教各個重要人員,使得我教的不少渠帥、帥、頭領、執事亦盡被殺,黃起義的大事差點因之而夭折。你,你們師徒二人是不是叛賊,是不是罪該萬死。”

付薪一驚,原來太平道起事提前果真是因為唐周之故。可是當見到陶升那得意洋洋的模樣,不由恥笑道:

“唐周告密,我彼時尚在邯鄲,這關我何事?難道僅僅隻是因我是唐周之徒?哼,去年十月,我於雒陽城外同時與馬大方、唐周相會。當時有感於馬大方的仁義,和大賢良師‘致太平’的大誌,於是有心投入我教,一起追隨大賢良師‘致太平’。”

“當時我本意拜馬大方為師,不想卻被唐周提前出言收徒,馬大方不欲與唐周相爭,於是同意唐周的收徒之舉。但從此之後,我便一直未曾再見唐周之麵,因此與唐周的關係既稱不上親密,也稱不上同謀。你如何能將唐周所行之惡事安至我的頭上。這豈不荒唐。”

陶升指著付薪的鼻子怒喝道:“得不錯,就憑你是奸賊、叛賊之徒,不管你再如何的去狡辯,也改變不了你是叛賊之徒的結果。”

付薪恥笑一聲,不與陶升爭辨,對張梁道:“不知人公將軍如何看待此事?”

張梁道:“陶升得不錯,你入我教的時間太短,又是奸賊唐周的弟子,有瓜田李下之嫌,讓人難以信任。你還有何好解釋的?”

付薪失望的道:“這有何好解釋的,唐周即使再奸邪,也是公將軍大賢良師的心腹弟子,與唐周同時學藝的大方、方聽聞不下五百之數,人公將軍您更是唐周的師叔。若是要追究與唐周有關連、親近之人,大夥都跑不了。”

張梁一窒,好像果真如此。成章乘機道:“是啊師尊,真要追究,我等個個都與奸人唐周有關,無人能免。所以不能如此的繼續追究下去,而是要看其人是否是與我教一心才對。付薪雖然入教時日尚淺,可是他是堅定不移的大賢良師之信眾,這點是確信無疑的。隻看他在短短二十餘日間,僅憑數百之眾就連續奪得趙魏數城,為我黃巾義軍聚攏了萬人之軍。可見他確實是我教的忠誠之人,不與唐周相同。”

張梁點頭道:“你的也有些道理,吾不在趙國之時,你等便能隨機應變的一舉奪下趙國,也算是我教的有功之人。的確不類奸賊唐周,也罷……”

“人公將軍。”陶升在旁叫道:“屬下以為,付薪雖奪得趙國,亦稱不上有功。若是屬下在趙國,同樣也能在短時內攻下趙國來。這純屬大賢良師之威望所至,並非是他付薪之能。一萬大軍,哼哼,柏人與中丘兩縣的戶數隻與襄國一縣略同,卻同樣聚集了萬人之軍。而襄國、易陽、武安、涉、毛城五地,即使是不算邯鄲城,若由屬下來統管的話,大可聚集起三四萬人的大軍,可見這個更算不上是他的功勞了。”

付薪大驚,道:“人公將軍,征兵之道,是要以最的破壞當地生產為目地的征兵,五地共兩萬戶,我以三戶抽一丁之法,已經是征兵的最大極限了,萬萬不能再度強征了啊。”

張梁並不理會付薪,隻問陶升道:“漢室大軍將在二十日後到達冀州,陶升你需要多長時間可征得四萬大軍?”

陶升喜道:“稟人公將軍,若是算上邯鄲城的話,屬下有把握在二十日內聚攏八萬人的大軍。”

張梁連連點頭,道:“好,好,好,如此再加上大兄所預計的,能在巨鹿征得的二十萬大軍。那麼對上兩萬漢室的精銳大軍,與數萬郡縣之兵,可是猶如泰山壓頂了。必可勝……”

付薪聞及此言,如同五雷轟頂般的在頭上炸響。巨鹿十縣之地不會過七、八萬戶,大賢良師竟然要在一月之內聚集起二十萬大軍,那不是上到七旬老翁,下到十歲的少年全部都要征召入軍麼?